北京各个时期的“文艺青年”们,都或多或少的流连在过这条街上。有人说这条街是自然而然成了乐器街的,实在,最初是由于北京电影乐团、北京新影乐团、战友文工团、总政歌舞团、中国民族乐团、中国音乐学院等文艺单位曾在附近驻扎。因此,约1公里旁边的新街口南大街成为北京乐器店聚拢度最高的商业街,业态占比超过60%。
50多年前,刚刚小学毕业的老桑,由于倾慕同班同学会吹笛子,砸坏自己保存多年的存钱盒,在这条街买过一只3.2元的专业笛子。“当时,头发花白的店员大叔劝我,‘这么点儿小孩儿,不要买这么贵的专业笛,买支几毛钱的业余笛就行’。我不听劝啊,吹了没几天,放家里落灰了就,不过这支笛子保留至今。”
20多年前,住在安然里的白姑娘随着会吹萨克斯的表哥,想给老爸买把二胡当生日礼物,于是到了这条街。“整条街70多家乐器店,店主基本都是北京人,一推门儿进去,每个店除了音乐声,根本听不见推销,逛店完备没有生理包袱。”那会儿,这条街上专卖小提琴的北京提琴厂门市部,以及专卖民族乐器的新街口文化用品商店,算是街上的“龙头企业”了。
10年前,谢小姐花了七八百,给上初中的外甥女在这条街买了把天蓝色的吉他。“这条街不远处的雷龙阛阓,专门卖音响,现在已经没了,我当年的索尼Walkman便是那儿买的。”
今年暑期,我带着喜好音乐的南方姑娘小欣逛这条街。如今大部分店铺的门面仍旧旧小小的,保留了北京老城区的韵味。热闹的马路上,车辆行驶的声音粉饰不了路两旁时时传来的尤克里里还有二胡的声音。一些老店还在,依然有客流。一家葫芦丝店的老板,是个老北京,他足足吹了十分钟的葫芦丝给我们听,末了创造我们根本不会买也完备没有焦急之色:“没紧要啊姑娘,往后让更多人知道葫芦丝很好听就行。”
信豪顺琴行的彭师长西席十几年前在街上开了第一家古琴行。他给我们弹奏了一首古琴乐曲,弹完他用毛巾仔细擦拭了古琴一番,淡淡地说,这台古琴价格5万元,琴的底部还有制琴大师的署名。“现在这条街跟以前一样,泰西乐器店比民族乐器店多,由于泰西乐器比较随意马虎学,而且更易于演出。”
街上共有三家卖吉他为主的SOLO琴行,“年事”最老的店黄色门面,已经20多年了,最“年轻”的店才3年。楠木秀也是另一家有名的琴行,店铺开了10多个年头,听说崔健和店铺老板是老朋友,还来过店里。
GO提示坐地铁6号线去新街口南大街比较方便,安然里站C口出即到。街上的乐器店晚上8点关门的居多。附近有条著名的胡同——“百花深处”,就位于新街口南大街的东侧。
来源:北京 孟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