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打造河街,其它街的有名院子也挂了牌。
我家老屋在建新街(曾名文家街、建书街、东方红街),最初户名为77号。
建新街与中河街垂直相交。

大门进去是一条小巷,小巷右边是一道高墙。
墙上有祖上撰刻对联:“陋巷不堪忍驷马,草堂启始有遗诗”,对联正中是一个很大的“佛”字。
从这对联可知我祖上信佛,崇拜先人杜甫。

牌子后面临街是一排有楼的木构造瓦房,我家族在房内开打米厂,二叔(大排行三叔)杜承霖在本地最先利用电机打米。

小巷进去是三进院子,居住我杜家十四弟兄族人,我父为长兄。

相册里的珍藏照片 我家老屋杜家院子大年夜门

院子厅房曾经召开联宗大会,选我亲五叔(大排行八叔)杜承雩当族长。
我祖父杜永鉁撰写族簿,我父亲杜承雯去成都监印,印回族簿两担。

我亲三叔(大排行四叔)杜承霦黄埔军校毕业,抗战中为国捐躯,我祖父杜永鉁、祖母黄宗珍又忍痛送我亲五叔(大排行八叔)杜承雩上沙场。

我亲五叔(大排行八叔)杜承雩本四川大学学生,弃文竞武参加远征军,到过缅甸,腾冲抗战纪念墙上有他名字(因名字难认在部队更名杜承雲)。

我父本承祧两房的地主少爷(我姑婆、姑母那房无男丁,过继我父),却15岁离家出走,步辇儿几十里到外地教书,16岁步辇儿几百里去成都考省立师范,考了全省第一。
地方赠“书喷鼻香门第”匾。
匾曾挂于厅房,运动中被拆。
我父解放前曾任校长,发起并匆匆成创办犍为第一所稚子园,解放后是犍为师范第一任校长。

我亲四叔(大排行七叔)杜承霨为清溪一小早期校长。
清溪一小解放后为清溪中央小学,我母邓慕清为校长。

厅房又曾经悬挂“抗战英雄”匾,为三叔部队所赠。

运动中我亲二叔(大排行三叔)杜承霖将部队送回的“抗战到底”铜牌及我亲三叔(大排行四叔)杜承霦上刻“不堪利便成仁”之中正剑藏于屋顶瓦下。

我兄弟姐妹六人,是我姑婆杜静芝、姑母杜承雲及我姑婆外出教书捡回带大的孤女陈国秋带大。
我母生下我四十天就被抽调到外地搞中央事情,姑婆、姑母为了支持我父母外出事情,为了带大我们,皆回绝了别人提婚。

我弟杜力,运动中受挨斗争被劳动改造的父母牵连,遭受伤害,被沿街追打,逢场天装在猪笼里满街滚,被当街灌从公共厕所弄的大粪,小小年纪亡命青海,再未能回到杜家院子,1985年五一劳动节放弃休假,参加抢修发电机组捐躯在外地,被追认精良共青团员。

我儿子杜国苇在福州考研,同时学习日、德、英三门外语,有赞助堂姐杜珩翻译的文章当选发在核心刊物《新华文摘》。
29岁遇害,因齐心专心学习,加以打工、做家教,生平未曾恋爱。

解放后杜家院子有九户外姓迁入,个中梁姓与杜家联姻,梁姓母又为同院杨姓父之亲妹。

(灵异事宜发生!

这篇已写成草稿良久,因搞不清楚附图照片中五叔名字,今晨翻看我幺老爷杜永铨(字锡之)撰写,我抄录的族簿续集《濮阳本宗生庚录》,刚拿在手,尚未翻开,右手拇指触碰之处竟适值赫然显现五叔姓名!
我修正这篇后,神奇的事再次发生,我准备拍照,再次翻看《濮阳本宗生庚录》,一打开又是五叔姓名那一页)

2024.6.27

附图解释:

1.杜家院子临街铺面

2.杜家院子大门

3.杜家院子小巷

4.我祖父杜永鉁、祖母黄宗珍

5.我父杜承雯、母邓慕清

6.我姑婆杜静芝(右)、姑母杜承雲

7.我三叔杜承霖

8.大老爷杜永銘、大奶贺昌兰

9.我八叔杜承雩及八婶陈佩兰

10.我十一叔杜承雳、十一婶李淑秀

11.我弟弟杜力

12.我儿子杜国苇

17.两次“主动”涌现的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