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大鸭蛋,让孩子们愉快不已,也拉近了我和邻居们之间的感情。邻里相处,有什么诀窍?
前几天,亲戚给了几个大鹅蛋,我想楼上的小邻居们可能没有见过这么大的蛋家伙,于是就分给了孩子们,他们想吃就吃掉,想玩就煮熟玩吧。果真,孩子们都非常奇异,他们个个很愉快,大声猜着:“是鸵鸟蛋!
”
后来听朋友说,鹅蛋很贵,市场上要七八块一个呢。可是我不后悔给了孩子们,我认为,邻居们之间的和谐,孩子们高兴,这比吃到肚子里立时就变成了草强得多。我把这事写成了微头条发在了头条上,参与了一个以邻里相处为话题的谈论,没想到,这篇小文成了我写文章以来的小爆款,得到了平台的青睐。
常言道“远亲不如隔壁。”亲戚们再亲,可由于间隔的缘故原由,远水解不了近渴啊,有时候,与我们一墙之隔的邻居们,反倒能帮上大忙。
那我们怎么与自己的邻居们和蔼融洽相处呢?在这一方面,我以为自己做的还算可以,也或许,是我的邻居们做得更好,带动我也向他们靠近。“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邻里相处,相互信赖是关键。
我和隔壁邻居的信赖,从装修屋子的时候就开始了,那时,我们都很忙,装修时,有时在,有时几天空档。于是,我们相互约定,一家有人,就照看两家的装修情形,有问题,及时沟通。这样做,省劳力又省韶光,何乐而不为呢?一来一往,原是陌生的两家人就都熟习了。
后来都住进了新居,我把我家的钥匙也放在了他家一把,免得我这不记事的,出门咣当一声,嘿,一摸裤兜,忘了带钥匙,再开suo不得花个几十大洋呢。我外甥知道后,还劝我不能把钥匙放邻居家,“没事,都熟习了。”反正我以为没啥,放就放呗,这一点信赖感我还是有的。
信赖是开启心扉的钥匙,但信赖也是相互的,要想赢得对方的信赖,我以为在与邻居们天永日久地相处中,自己要先主动,我们自己的言行干事风格,都会给对方一个印象,从而让对方做出判断。民气向善,将心比心吧。
一次,去外甥女家,我惊奇地看到她与邻居家的公共区域,赫然放了一个大鞋架子,架子上密密地放着大大小小各季的鞋子。看鞋子的数量和样式,我知道这不是外甥女家的东西,这不符合她干事的风格,是她的邻居干的好事无疑了。我不解地问外甥女:“她家这样做你没和邻居沟通一下?”外甥女无奈地说:“不认识咋说话呀。”“,傻姑娘,你主动去认识啊,说的多了就熟习了。”
看看,住得这么久的两家人,相互都没有搭过腔,有事情闷在心里自己不舒畅。我给她说了我与邻居的关系,惊得她眼睛瞪得大大的,可我以为这是很自然的事情呀!邻居们就该这样熟络亲热的啊。
这么多年来,也搬了几次家,我的邻居们,年轻的年迈的都有,我们相处的都一样和蔼融洽,没有和任何一家有过芝麻大的不愉快。我以为,这得益于我的没心没肺,对邻居不设防。“我看青山多妩媚,料青山看我亦如是。”将心比心,才能“相看两不厌”。
相互帮助,是我与邻居的之间的常事。
隔壁邻居小王,是单位的电工,刚入住那会儿,我家电的方面没少出问题,有了问题,都是找他帮忙,大热天的,这事真没少麻烦他。现在,他的两个孩子都上学了,我给他们家里人说过好几次,怕他们有顾虑:“我退休前,也教过几年小学,孩子有问题,拍门就行,我可以帮忙办理。”我们这层楼上其他两家邻居,家里也有学生,我也这样见告过他们。
我很光彩我有好运气,我碰着的都是很好的邻居。我没有在与邻里相处时,有过一丁点的不愉快。事实上,我在搬入一个新家时,也很担心,我害怕我碰着不讲道理的邻居,那样,住着多大的屋子,也会感到窝心的。但我武断地相信:诚挚,大概率还是会换来诚挚的。
好,真好,我在心里感谢我的邻居们,我们诚挚付出,都得到了对方的信赖和帮助。我们融洽和蔼相处,虽屋子不大,却感到温馨、舒适。我们不是亲人,却胜似亲人的关心。
朋友们,您与邻居之间的关系若何呢?邻里相处,也是一门学问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