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2日,令人期待的,以“乐动——设计引领高品质生活”为主题的2024厦门国际设计艺术周将正式启幕。届时,不雅观众不仅可以欣赏到来自15个国家和地区、72位国内外有名设计师与艺术家的300余件作品,聆听国际学术专家对设计艺术领域的真知灼见,还可以参加由多位教授专家开设的艺术公开课,体验创作的乐趣,感想熏染设计的魅力。这场设计与生活的交响,会若何“乐动”起来,我们专访了这次2024厦门国际设计艺术周总策划、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杨冬江教授。
杨冬江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学术委员会主任;
兼任全国设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诲辅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教诲部美术与设计类考试招生辅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高档教诲学会设计教诲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诲学会艺术专业学位事情委员会美术设计分委员会调集人,全国村落庄培植高校同盟村落庄艺术专委会主任,中国室内装饰协会副会长,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
设计作品曾得到第九届全国美展金奖、中国室内设计双年展金奖、美国IDA国际设计奖金奖等国内外主要奖项;入选教诲部新世纪精良人才支持操持、北京市宣扬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
这次设计周的主题是“乐动,设计引领高品质生活”,能否简要阐述一下想要传达的主题精神?
杨冬江:作为我国东南沿海主要的中央城市和驰名中外的旅游度假胜地,厦门市在文化艺术领域的培植与发展一贯走在全国的前列。近几年,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与厦门市也有着非常广泛的互助,像去年与中国工艺美术学会、厦门市文联等单位共同主理的2023首届全国工艺美术教诲大会,以及首届中国(厦门)马约翰艺术大展均取得良好的专业赞誉和社会影响。作为本次厦门国际设计艺术周的学术支持单位,我们希望通过设计艺术展、系列学术活动以及设计公开课的举办,能够为厦门打造宜居韧性聪慧城市,创造完全且充满活力的城市设计生态,孵化并壮大本土精良设计力量,不断提升城市文化内涵积极助力。
设计艺术是人类创造力的集中表示,真实可感地浸润在日常生活的每个细节之中,在人们的衣、食、住、行、用等方面发挥着独特浸染。本次设计艺术周以“乐动”为主题,希望通过设计艺术,带动每个人都快乐愉悦的行动起来,共同创造厦门这座“海上花园”的生活之美,让美成为人与人、人与城市之间的情绪纽带。以知足公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须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让每一位参与者都感想熏染到设计艺术给城市发展带来的无限活气与可能。
能否先容一下这次厦门国际设计艺术展的策划理念,展览会有哪些精彩内容?
杨冬江:展览作为媒介,不仅为"大众展示和传播特定的理念,更主要的是为"大众供应一种不雅观看体验。个中的国际设计艺术展是我们为本次设计周精心策划的重磅环节。展览共分为艺术乐动、数字乐动、空间乐动、生活乐动四大板块,希望"大众年夜众穿梭于不同的设计作品之中,在说艺论美的过程中,营造艺术设计与文化互换的空间。
这次展览的作品共涉及绘画、雕塑、装置、建筑、家居产品、数字影像等多种艺术形式。我们希望通过这些丰富的作品,引发不雅观众在生活当中的审美之思。揭示设计艺术与当代生活的内在关系,透视社会人文景不雅观和时期发展脉络,探索设计艺术在做事社会发展、构树立异型国家等重大社会命题中的浸染。
这次设计周搜集了浩瀚国际专家与行业领袖,能否提前透露下有哪些重磅高朋?
杨冬江:本届厦门国际设计艺术周除了有精彩的设计艺术展览,还将举办主旨演讲以及一系列学术研讨活动。在主旨演讲环节,除约请了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院长马赛、中心美术学院副院长邱志杰、英国皇家艺术学院副校长Naren Barfield、英国格拉斯哥艺术学院创新与技能学院院长Gordon Hush等国际设计教诲领域的专家,也同时约请到了小米集团设计委员会副主席、汽车工业设计总经理李田原以及日本著名设计师青山周平。这些专家学者将从不同视角及专业领域出发,针对人工智能背景下的艺术设计教诲、设计艺术与生活的关系、创意家当的发展等问题揭橥各自的见地与主见。
除了大咖云集的主旨演讲,针对艺术、设计从业者和爱好者,还有可以参与哪些活动?
杨冬江:在3月23日,我们还将举办四场学术活动。在“艺术图景的创新”单元,我们约请到了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董书兵、绘画系主任文中言、工艺美术系教授程向军以及中心美术学院柳青、中国艺术研究院郅敏、意大利艺术家Michele和厦门市美术家协会主席陈金华等高朋,重点谈论艺术在当代的创新路径。
在“数字艺术的可能”单元,清华大学未来实验室主任徐迎庆、信息艺术系王之纲、师图画以及黑弓Blackbow创始人王志鸥、同济大学张周捷、北京航空航天算夜学胡勇等,将环绕数字艺术的可能性,针对数字艺术与传统艺术的关系等问题展开谈论。
系列学术活动当中还有一个比较有特点的环节便是“未来设计的义务”单元,清华大学未来实验室的李巷和美国的Harry,约请了六位来自麻省理工大学、牛津大学、格拉斯哥艺术学院、米兰理工大学和清华大学的青年学子,以国际学生论坛的形式,聚焦未来设计的义务展开对话。
其余,每年一度的中国室内装饰协会设计教诲委员会年会和学院杯中国室内与环境设计大赛的颁奖仪式也将在设计周期间举行。本次大赛共收到参赛作品6980件,分别来自海内外499所院校。通过几年的举办,学院杯已得到海内各高校师生的广泛认可,突显了学院杯在海内设计专业学科类竞赛中的主要地位和学术影响力。
市民朋友也很期待咱们策划的艺术公开课,可以先容一下它的亮点吗?
杨冬江:在3月24日、3月30、31日,设计周约请了深耕艺术和设计领域的多位教授专家环绕“工艺之美”和“交互之美”开设公开课。
师图画副教授教授的公开课将紧张通过“元桌”系统, 以Al智体(Al Agent) “饰演”多学科、多身份的虚拟导师,与学生展开虚拟圆桌的谈论。在与多角色、多轮次、多线程的互动中,学生可以更有效的打破传统知识体系的局限性,整合多元知识,从艺术出发,以新型的交互模式,探索多元跨界创新的可能。
刘润福副教授的公开课以陶土材料为媒介,以个体创意为基点,通过手作设计体验,丰富大家的陶瓷文化理解,探索当代手作创新的可能。
在当今科技革命大潮的影响下,纺织技能的不断进步影响着当代设计的多样变革。中国绵长深远的传统文化是聪慧的、流动的、活态的,将传统元素的形色之美,技艺之美,寓意之美融入当代纺织设计之中,为设计师创作供应了实现的可能。张宝华教授的公开课将让学生们通过从传统纺织手作与当代数码技能的结合中直不雅观的认识、理解、创造并体验“设计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