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贸圣佳2024春季拍卖会
预展韶光
6月9日-10日
10:00-18:00
琳琅-主要中国字画及古籍夜场
拍卖韶光
6月12日 19:00 A厅
展拍地点
圣佳艺术中央
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南路76号
海上画派,发生于十九世纪中叶至二十世纪初期,随着上海经济、文化的迅速发展,商业的发展使得上海涌现新的绘画市场,吸引了各地画坛名家云集沪滨,各施所能,逐渐形成海上画家群体。程十发在一次访谈中讲道:“‘海派’不是一个流派,‘海派’的‘海’是五湖四海的‘海’,不是上海的‘海’。”这一说法旨在证明海上画派是一个冲破了地区性,拥有共同时期特点的艺术流派。
海派很多画家都出身于清末民初,这是一个政治不稳定,充满动荡战乱的时期,如需改变这种现状,学习西方前辈技能、思想及文化不雅观念是当时紧张的路子。因此在这个处于接管外来文化改造的期间,海派展现了其新潮、丰富、原谅的特性,在汲取传统画法的根本上,大胆改革创新领悟西方艺术特点和技巧。字画市场和艺术资助的兴起,也匆匆使了海派画家更乐意迎合市民阶层的喜好,画风写实且色彩艳丽,雅俗共赏,表现出浓郁的生活气息,成为画坛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1868年任伯年结束橐笔宁波的生活,来到了字画市场更生动的上海寓居,此后任伯年绘画创作兴旺,画艺日渐精进,在上海逐渐声名鹊起。1877年,吴昌硕在约四十岁时开始从任伯年学习绘画,同时吴昌硕在诗书篆刻方面的成绩也影响着任伯年,两人传授教化相长。1887年吴昌硕携家眷也搬至上海,从此两人的互换也愈发方便、频繁,相同的艺术旨趣与追求,逐渐发展出了亦师亦友般的深厚关系,常常在一起论画论学,相互切磋画技,雕琢进步,终使二人成为海上画派之巨擘。
拍品一览
Lot 610
吴昌硕(1844-1927) 赠西园寺公望诗
1918年作
立轴 水墨纸本
147×46cm 约6.1平尺
估价:RMB 300,000-500,000
款识:六三园和笙伯。陶庵师长西席正之,戊午岁寒,吴昌硕年七十有五。
钤印:俊卿之印(朱)、仓硕(白)
释文:笠外天为窄,盘中谷似斜。瀑烟笼野屋,飘俎哄桃花。石卧斑扪虎,藤交影斗蛇。问谁知我辈,来自古田家。
解释:
上款人『陶庵师长西席』即西园寺公望(1849-1940),日本明治、大正、昭和三朝元老,政治家,太阁鹰司政通之孙,内大臣德大寺公纯次子,侍从长德大寺实则之弟。伊藤博文的得意学生。20世纪初期与山县有朋的弟子桂太郎交替出任首相,史称桂园时期。被称为日本民主末了的守护者。
同为陶庵上款的石鼓文参照件
“海派书法”脱胎于“海上画派”,永劫光以来海派书法只是居住于海上画派,并无存世之名。周慧珺师长西席在《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一文中指出的那样:“‘海派’之于书法,是一个后植入的称谓。由于当日在上海书法界被指称为‘海派’者,一曰文学,二曰戏剧,三曰美术。”可见,当时并没有海派书法之名分。虽然海派书法在美术史上并不是一个独立存在的观点,但其确是客不雅观存在的,晚清王韬《瀛壖杂志》记载有专门的“《论书》十二绝”,清末民初的吴昌硕、汪洵、高邕、张祖翼有“海上四大书法家”之称谓,而专门指称书家的“南曾北李”(曾熙、李瑞清)、“南沈北于”(沈尹默、于右任)等观点都曾盛行于沪上。
吴昌硕书法在海派书法中常常会将其归为首位,足以见得其书法造诣之地位。提到吴昌硕的书法,无可回避必先谈及篆书书法,尤其是对石鼓法的研究,启示了他的绘画与篆刻艺术的创作,但吴昌硕行书书法之治仍是不能忽略的。此件《赠西园寺公望诗》可不雅观出,吴昌硕的行书已至淳率自然之态,笔意洒脱翛然,高兴淋漓,集变革呈气候万千,藏气韵汇倒海之势。
Lot 636
任伯年(1840-1895) 三阳开泰
立轴 设色纸本 1878年作
206×73cm13.5 约13.5平尺
估价:RMB 3,500,000-4,500,000
题识:光绪戊寅冬十仲春吉日,伯年任颐写于海上寓斋。
钤印:颐印(白)、任伯年(朱)
收藏印:天民楼鉴藏(朱)
出版:《求知雅集珍藏近代中国字画》,图5,喷鼻香港求知雅集,1987年。
解释:
本幅为天民楼旧藏。『天民楼』于年葛士翘创立,现主人是其宗子葛师科,天民楼收藏以瓷器最为著名。范例元青花器竟然高达二十七件,这是天下范围内私人收藏元青花最多的。收藏的明清瓷器也是数量浩瀚,佳构倍见。葛师科1987年出版的两册《天民楼藏瓷》佳构之作,至今仍奉之为中国瓷器中的『圣经』。葛士翘认为支撑收藏家的是学识、眼力和蔼魄凝成的文化秘闻,天民楼的藏品可以用八个字来概括,即:『流传有续,著录在册』,一句话,没有『身份证明』的绝不问鼎。
本件拍卖标的处于保税状态下,详情请见本图录《保税拍品竞买须知》。
《寒松阁谈艺琐录》说:“自海禁一开,贸易之盛,无过上海一隅。而以砚田为生者,亦皆于于而来,侨居卖画。公寿、伯年最为精彩。”今时画史上配享海派巨擘之名的任伯年,在出入上海时,尚默默无名,既要以画为业,就一定要迎合买主的好尚。以是,四君子、水仙、牡丹、鸳鸯、孔雀、绶带等等这些蕴含不同吉祥寓意的物象,便成了任伯年纸上的常客。作为清末新兴市民阶层所喜好的寓意吉祥题材,三阳开泰自然也常为任伯年所描述。
本件《三阳开泰》作于1878年,伯年寓沪已有十载。画纵逾6尺,宽逾2尺。近14平尺的画幅上画羊三只,周遭支配葱茏萱草,并落桃花桃树于后。任伯年初到沪时居于豫园,常去东风楼喝茶遣闷。东风楼附近有羊圈,圈养很多山羊,任伯年便常捧茶相不雅观羊群。久之,渐得神理。羊古来便将其视为吉祥,彼时沪上索画求画人亦爱此物。任伯年应此题作画者当不在少数,故于羊类必定心手相应、驾轻就熟。
画作中,桃花、萱草、三羊、一角石,祥物各类都在得当的位置上彼此勾连成气,斜生而出的老桃树则把这股气脉从画面下方出挑延伸至画面上端,于是满纸的吉祥便连成了片。形与形相互呼应,色与色相互衬托,任伯年对付纸上图画的抑扬、起伏、疏密、虚实都讲究到了极致。全画虽布满吉祥,但落墨布色又全出于心,艺术上不流于图解,所画各类均尚真实自然,这是他的高明之处,也是如此,一列行书题跋才不再多做释读,一任读者会心。
Lot 630
刘旦宅、刘天炜 刘旦宅《捷报图》、刘天炜《书法对联》
镜心 设色纸本
画:144×81cm 约10.5平尺
对联:164×30cm×2 约4.4平尺
估价:RMB 2,000,000-2,800,000
题识:
1.捷报图。辛未秋日,海上知白堂为谢公造象。刘旦宅。
2.《晋书·谢安传》曰:苻倔强盛,率众号百万,次于淮肥。京师震恐,加安征讨大都督。已别有旨。既而寂然。玄不敢复言,乃令张玄重请。玄入问计,安夷然无懼色,答曰:安遂命驾出山墅,亲朋毕集,方与玄围棋赌别墅。安常棋劣于玄,这天玄懼,便为敌手而又以墅乞汝。安遂游步,至夜乃还,指授将帅,各当其任。玄不胜。安顾谓其甥羊昙曰:等既破坚,有驿书至,安方对客围棋,看书既竟,便摄放床上,了无喜色,棋如故。客问之,小儿辈遂已破贼。既罢,还内,过户限,心喜甚,不觉屐齿之折,其矫情镇物徐答云:如此如斯。论者谓其强敌当前无惧色,破贼又无喜容。高量如此,近古以来,未见其匹。思念先哲,由于之图,刘旦宅并记。
款识:辛未家父周甲之岁画《捷报图》为谢公造像,毕清秋海上知白堂刘天炜集太白句并书,时年六十。
钤印:刘浑之印(白)、旦宅(朱)、旦宅(朱)、辛未(白)、瓯越人(白)、老子婆娑(朱)、知白堂(朱)、美意延年(朱)、刘天炜(白)
这件由刘旦宅画《捷报图》、刘天炜写《书法对联》的作品,取材自《晋书·谢安传》,《捷报图》选取了谢安正与客人下棋时,收到大败苻坚喜讯后仍神采如故的情节。谢安端坐于榻上,手捧捷报,利用简练的笔触工细的勾勒出了他威严明穆的形象;周围的仕女是刘旦宅常表现的形象,姿态婀娜,清新脱俗。整件作品线的流畅加上墨的晕染,突出了洒脱的意味,而设色的绚丽清新又加强了人物俊秀的效果,将人物的性情特色、生理抵牾冲突以及各种繁芜感想熏染细腻的表现了出来,内涵丰富,富于抒怀性。刘旦宅之子刘天炜并为画集太白句“一起振横流,功成复洒脱。”“逸韵动海上,高情出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