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通苏嘉甬
03
“老唐,现在的模板工人用着还顺手吧。”像往常一样,公司通苏嘉甬高铁慈溪特大桥A段技能员熊焦向班组长唐元洪理解情形。两人身后,“标准化开工、一次成优”几个大字格外能干。这句话是业主单位对全体施工团队提出的哀求,也自然成了项目全体成员的“紧箍咒”。
2024年的晚春时节,放眼望去,全体标段已经有87个桥墩浇筑完成,为确保质量与安全,落地“标准化哀求”,浇筑过程中最常见的桥墩模板,经历了几次改良,才“进化”到现在的样子容貌。
公司参建的通苏嘉甬高铁IV标总长32.8千米,个中包括跨海南航道桥、浅滩区引桥和慈溪特大桥,途经区域水文、气候等自然条件繁芜。全线共655个桥墩,它们是全体工程的“国度栋梁”,也是事关工程整体形象、进度的关键。
早在一年前的入夏时节,标段内首个墩身——38号墩施工准备会上,说到桥墩模板的问题时,大家展开了风起云涌地谈论。物资部长张波首先开口:“按照先前和安环部、工程部的谈论结果,我们这一批次定制的墩身模板不同以往,高度从常用的3米降到了2.25米,工人安拆模板时就不用登高作业了。对付模板,大家还有什么想法,我们一定合营。”
这时,履历丰富的架子一队现场副经理张伟提出建议。“夏季高温还多雨。永劫光高温会加速混凝土水份散失落,随意马虎形成裂痕;雨水冲刷又不利于混凝土凝集,影响桥墩质量。”在会上直接点出问题后,张伟接着说道:“为何不给最上一层墩帽模板加一个折叠棚呢?挡雨遮阳的同时又可伸缩,不会对正常施工造成影响。”
话刚落地,大家纷纭投来认可的目光,项目卖力人李有为当即交代张波,与供应商沟通,为项目定制一批墩帽模板。
散会后,李有为的内心依旧不能沉着,关于桥墩模板的谈论让他意识到另一个令人头疼的问题。桥墩浇筑过程中,为了提高墩身模板利用率,每每会采纳翻模工艺,即将2到3块模板拼在一起,先部分浇筑混凝土,待混凝土强度上来后,再将下方模板拆除安装到上方,再进行浇筑,如此循环直至墩身浇筑完成。
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下方模板拆除后,工人将失落去落脚点,就只能用安全绳将自己固定在上方模板,悬空作业,个中的安全隐患显而易见。
标段全线近1/4的墩身高度超12米,多个桥墩同时进行浇筑也是常态。如果放弃翻模施工全部采取整体浇筑,本钱过大且影响工效。若何安全进行翻模施工,成了李有为的一块心病。
38号墩浇筑的日期越来越近,模板的问题还没有办理,李有为一壁焦急,一壁前往公司总部开会。在高铁上坐进到椅子,手自然地放下了座椅前的小桌板。此刻他灵光乍现。“对啊,小桌板。”李有为把小桌板反复收起、放下几次,又从包里拿出纸笔,“现在的模板不便是少一个既能收放又能站人的‘小桌板’吗?”
心里有了构思,他随即画了幅草图。图上是一个装着拉杆平台的墩身模板,翻模作业拆除模板时,用牵引绳把固定住的模板打开,这样工人就有了落脚点,浇筑的时候又可以收起来不阻碍作业。
2023年7月尾,38号墩在“帐篷”墩帽的遮蔽下顺利浇筑,并以“精良”标准通过外不雅观质量、保护层厚度、强度等检测验收。拉杆拆除平台也发挥浸染,规避了翻模施工中的安全隐患。
李有为常说,安全管理、质量管理不能有投契生理,不能依赖作业工人,要从实质上抓,从设计上抓,从源头办理。发挥专长、优化方案、办理问题是李有为和全体施工团队事情中的常态,也是“标准化开工、一次成优”落地、落实的法宝。
来源:中交二航局四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