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近年来,我市深入履行人才强市计策,加快构建更具吸引力和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体系,营造识才爱才敬才用才的良好环境,池州大地澎湃创新动能。

强力破除藩篱

打造人才“强磁场”

2021年12月28日,在青阳县文化馆活动室,几名青阳腔非遗传承人正在进行声乐练习,一旁的老师江进在对他们的唱法进行辅导。

建筑人才高地 彭湃立异动能池州市人才工作综述

看着活动室热闹的场面,江进十分欣慰,“以前苦于经费等缘故原由许多人不愿意学,‘非遗’文化人才涌现青黄不接的尴尬局势,现在,得益于池州市履行人才事情项目化管理,按项目完成进度给予奖补,使得‘非遗’传承后继有人。
”据统计,五年来我市累计评定“非遗”名师50人,徒弟150人。

系统编制顺、机制活,则人才聚、奇迹兴。
为破解人才引得来留不住的问题,我市环绕人才引进、培养、利用、评价、流动、勉励等各方面,不断深化人才系统编制机制改革,破除藩篱,打造人才汇聚“强磁场”。

近年来,我市创新建立定期研判、集中会商、清单制推进、项目化管理、专项述职、目标考察等六项机制,进一步优化党管人才事情格局,提升人才事情协力。
截至目前,我市累计召开会商会议30余次,帮助人才折衷办理困难问题160余件。
在全省率先制订《市人才事情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人才事情权力清单、任务清单、任务清单(试行)》,办理职责不清、多头管理、力量分散等系统编制性问题。
履行重点人才事情项目68个,兑现奖补资金700余万元。
召开人才事情专项讲评会5场,指出问题120余条,详细事情建议130余条,各县区重点事情完成率从2018年的85%提高到2020年底的97%。
将人才事情纳入市管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察,履行目标任务制管理,推动“一把手”抓“第一资源”。

为了冲破人才流动壁垒,我市积极推进公立医院体例“周转池”制度,全市卫生专业人才入周转池体例761人,从周转池体例流转入自建池体例268人,试点县东至县完成“县管乡用”周转池卫生人才招聘32人。
在全省率先建立“两取消一简化”制度,简化“周转池”体例利用程序,市属公立医院可在“周转池”体例年度利用操持范围内自主利用周转池体例。
市经开区践行“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用才理念,以主导家当科研人才需求为导向,与中科大、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长三角有名高校院所建立常态化联系机制,近年来通过柔性引才办法累计引进博士等高层次人才50余人。
(下转2版) (上接1版)

坚持外引内培

拓宽平台“聚英才”

1月10日,窗外寒风习习,但在池州高新区九华明坤铝业有限公司的实验室内,毕业于合肥工业大学的工学博士李玉坤额头上却沁出一层细汗,他正带领小组成员在铝合金手机板领域开展技能攻关。

为加强中高端工业铝型材的研发,九华明坤引进多名高端人才组建了博士后事情站,实现了一系列技能创新,先后得到国家专利60多项。

近年来,我市坚持高端人才引进与本土人才造就并重,统筹推进各种人才军队培植。
广开进贤路,聚引八方客。
2021年,我市立足新兴家当发展须要,创新引才办法,首次面向国内外有名高校毕业生公开引进60名储备人才,分配到市直经济部门、家当园区一线磨炼培养。
近年来,我市先后引进造就国家级专家6人,入选省“特支操持”创新创业领军人才19人、省战新领军人才58人、省“115”家当创新团队15个;入选省精良引才平台9个、精良引才帮助62人;享受国务院和省政府分外津贴专家15人。

强化人才政策支撑,健全“1+X”人才政策体系,先后制订《关于履行新时期“池州英才操持”强化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人才支撑的履行见地》等人才引育政策30余个,对标高质量发展哀求,加快构筑具有区域竞争力的人才政策体系。
2018年来,累计兑现人才帮助奖补、生活津贴、住房保障等各种资金近3亿元。

平台是引才聚才的关键,更是干事创业的条件。
近年来,我市环绕计策性新兴家当和高新技能家当,依托各种开拓区、工业园、州里和学校,培植了平天湖青年创业园、高新区科技企业孵化器等一批创新创业孵化基地,池州市贵池科技孵化中央、池州市道洲科技创业园先后获批国家级科技孵化器。
鼓励园区、企业和高校培植各种研发平台,搭建科技攻关、产品研发和成果转化载体,先后设立院士事情站1个,省级博士后事情站13个、省级工程技能研究中央22个、省级企业技能中央47个、省级工业设计中央12个。

在外引人才的同时,我市还积极优化人才发展环境,造就本土人才军队。
大力推进文化旅游特色人才军队培植,开展非遗“名师带徒”评比,建立旅游人才培养实训示范基地6个。
打造“秋浦名匠”技能人才品牌,组建市职业教诲集团,开展职业技能培训2.5万余人次,入选省级技能大师事情室8个。

持续创优环境

营造最优“生态圈”

“大演乡的人才做事专员真是给力,理解到我们面临营销不敷、人才短缺、产能不敷等困难,积极对接县人社局等有关部门,帮我们争取到政策、资金等支持,为我们公司扩大产能创造了有利条件。
”2021年12月17日,西黄山茶叶公司董事长陈卫武高兴地说,池州市的人才做事专员全力做事企业发展,让他们武断了发展的信心。

水积而鱼聚,木茂而鸟集。
做优生态,才能让人才“安家”更“安心”。
近年来,我市坚持人才需求导向,创新人才做事机制,落实人才做事举措,努力办理人才后顾之忧,真正让各种人才“引得来、留得住”。

落实党委联系做事专家制度,制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党委联系做事专家事情的履行见地》,明确由市领导“一对一”联系做事专家。
每年定期举办“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建功立业新时期”专题培训班、专家休假稽核活动,勾引广大知识分子在新时期自觉弘扬践行爱国奋斗精神。

建立人才做事专员制度,制发《关于建立池州市人才做事专员制度(试行)的关照》,挑选68名人才做事专员,为人才企业供应全链条风雅化做事,自人才做事专员上岗以来,常态化开展重点人才拜访调研,累计拜访人才企业1000余次,办理问题300余项。

持续提升人才做事水平,制订《高层次人才做事绿卡发放管理办法》,加强高层次人才医疗、教诲等做事资源保障,累计为63位高层次人才发放人才做事绿卡;每年体例市直奇迹单位急需紧缺人才专业目录,累计引进急需紧缺型人才52人;对引进的博士、硕士储备人才分别按每人48万元、24万元总报酬给予生活补贴和住房保障,在家属就业、子女就学等方面给予最大便利。

做事重大计策

精准造就“尽其才”

2021年,省委、省政府决定付与100人“安徽省精良民营企业家”称号,我市安徽安芯电子科技株式会社董事长汪良恩获此殊荣。

汪良恩是全市人才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建功立业新时期的精彩代表,由他回池创办的安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已成为海内领先的半导体芯片及元器件制造商之一。

人才造诣奇迹,奇迹造就人才。
近年来,全市广大人才始终拼搏在经济社会最前沿、奋战在疫情防控第一线,书写了一个又一个创新奉献的故事,为我市高质量发展供应了倔强的人才支撑。

疫情防控,人才挺身而出。
2020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发生。
全市医疗卫生人才不畏危险、甘于奉献,以朱艳为代表的一大批专家人才不负全市公民重托,奋战在抗击疫情的最前哨,为抗击疫情的胜利供应了倔强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我市第一韶光制订出台《关于进一步勉励勾引基层党员干部人才在疫情防控一线担当作为的履行见地》,从政治引领、评比评聘倾斜、关心关爱、评优表彰等方面进行勉励,凝聚专家人才力量决胜疫情防控阻击战。

村落庄振兴,人才下沉一线。
我市深入履行科技特派员制度,环绕茶叶、池州鳜鱼等特色农业家当,强化产前、产中、产后全链条技能做事,累计履行科技村落庄振兴项目51项,推广新技能91项、新产品55个、新装备19个。
树立基层导向,全市选派307名驻村落干部到106个选派村落,为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赋能。
2021年全市举办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村落庄振兴有效衔接政策业务培训班210场次,累计参训7200余人,做到村落庄振兴系统干部、驻村落事情队和村落庄振兴专干全覆盖。

高质量发展,人才献智着力。
环绕八大新兴家当,找准延链补链强链关键环节,推动招才引智与招商引资有机领悟,2021年新引进高层次人才41人、科创团队3个。
环绕重点家当发展布局,主动摸排池州籍在外专家人才干系信息,建立常态化联系渠道。
先后引进一批本土高层次人才返乡创业,形成了华宇电子、钜芯半导体等龙头企业,推动全市半导体家当“从无到有、从小到大”。

积极融入长三角人才一体化发展,2020年以来承接长三角等地人才项目110余个,先后在上海等重点城市设立青年人才联结站7个、驻外招商引智联结站11个,开展招才引智活动30余场次。
与上海交大附属六院等4家医院建立专科同盟,组建由76名长三角地区池州籍医疗专家组成的医疗人才智库。

多士成大业,群贤济弘绩。
如今,八方英才不断汇聚,聪慧活力竞相迸发,为我市超过式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发达活气和强大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