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皆画卷

郴州是湖南的“南大门”,对接粤港澳大湾区的“桥头堡”,人文历史厚重,自秦置郴县始已有2200多年历史,素有“天下第十八福地”的美誉。
作为华南地区主要生态樊篱,郴州境内山、水、林、田、泉、湖、草、洞、矿等旅游资源种类完好,被誉为中国森林城市、中国温泉之都。

“碧水丹霞”高椅岭。
中新网杨华峰

喷鼻香港《紫荆杂志社》高等编辑、新媒体部副主任连振海第一次到郴州,来之前做了不少作业。
“估计很多人都不知道,如今风情万千的高椅岭经由了生态管理、景不雅观修复等努力。
这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精良案例。
”理解到面前深受年轻人追捧的“碧水丹霞”天然画卷曾经是火力发电厂的废物炉渣、粉煤灰消纳场,他忍不住夸奖道。

45家华媒代表湖南郴州行山水美家当旺 有特色韵味浓

东江湖万顷湖水翠绿如玉,兜率灵岩别有洞天。
“湖面如镜,碧波荡漾,阳光洒落,闪烁着金色的光芒。
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早前东江湖周边有很多民宿,当地政府为了保护环境、水质,对民宿进行整改停顿,如今湖边民居错落有致……”澳门《市民日报》实行采访主任唐钦滨在社交账号等分享自己的所见所闻。
他说,郴州附近粤港澳大湾区,值得向澳门民浩瀚多推介。

3月25日,华媒代表登上莽山五指峰不雅观赏峰峦叠嶂的奇特美景。
中新网杨华峰 摄

莽山五指峰景区,不仅有奇峰叠翠的壮丽美景,还能开启无障碍登山模式。
“移步换景,美不胜收。
”行走在海拔1000多米的平缓游步栈道,马来西亚《星洲日报》高等蔡玉卿看到,景区除了索道,还设置了自动扶梯、轮椅提升机,“细微之处见真章,‘不用爬的山’实至名归”。

古韵出新篇

在村落头“静听”数百年溪水之声的石板古桥,曲径悠长的青石板路,不见商贾云集但见游人穿行个中的古商街……板梁古村落位于湖南省郴州市永兴县高亭乡境内,始建于元朝,距今已有600多年历史,至今仍保存了360多栋保留无缺的明清历史建筑,青砖黛瓦,飞檐翘角,尽显湘南建筑特色。

3月24日,45家华文媒体代表走进“湘南第一村落”板梁古村落。
中新网杨华峰 摄

为欢迎远道而来的客人,板梁古村落的村落民们奉上源于周朝“三礼”之《礼仪》的高亭宴礼。
宴席有宴客、接客、宴客、送客等仪礼,各部分既独立成章,又相连成篇,音乐和演唱伴随始终。

“在快节奏确当下,板梁古村落连片古建筑群便是很好的旅游资源,走进这里仿佛韶光都慢了下来。
”老挝未来传媒董事长龙攀说,历千劫而不倒的古民居,栋栋雕梁画栋,飞檐翘角,无论是它的水磨青砖,还是门当户对,工艺都十分博识。

台湾《中国时报》拍照中央主任王爵暐在板梁古村落边走边拍。
“周末游客不少,古村落很热闹,传统古村落需保护传承,文旅领悟亦让古村落抖擞新活力。

湘昆青年演员演出折子戏《牡丹亭·游园惊梦》。
中新网杨华峰 摄

中国昆曲艺术为天下首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
明代中期往后,昆曲开始在湖南郴州一带盛行,被称为湘昆。

理解了湘昆的挖掘、继续和发展进程,欣赏完折子戏《鸳鸯笺·扈家庄》《虎囊弹·醉打山门》《牡丹亭·游园惊梦》后,喷鼻香港中国通讯社主任洪少葵意犹未尽。
“湘昆曲调清逸婉转,演出细腻幽美。
昆曲在郴州传承、发展得很好,属实难能名贵。

发展有特色

境内没有银矿,却是中国第一大白银产地;铋、碲产量险些占环球总产量的一半以上,铂、钯、铟等金属产量居中国前列。
通过绿色发展、科技赋能,郴州市永兴县走出一条稀贵金属家当特色发展之路。

华媒代表在湖南正通银业有限公司理解稀贵金属综合回收利用提纯过程。
中新网杨华峰 摄

在位于永兴的湖南正通银业有限公司,华媒代表们走进生产车间,细致不雅观察稀贵金属综合回收利用提纯过程。

“车间内没有刺鼻的异味,也不见四处飘散的粉尘和四溢的废水。
不到此处谁能想到‘中国银都’在这里。
”菲律宾《商报》实行总编辑蔡友铭对白银的提纯、文创产品制作等有了更直不雅观的理解,他说,“没有银矿的中国银都”生动展现了循环再利用、变废为宝。

3月25日,华媒代表在郴州市矿博会交易中央参不雅观。
中新网杨华峰 摄

郴州处于南岭的钨锡多金属成矿带里,在各种矿产资源储量中,钨、铋、钼、微晶石墨等储量排全国第一,被称为“有色金属之乡”“矿物晶体之都”。

对矿石略有研究的印度尼西亚《商报》副总编辑孙继飞,在郴州市矿博会交易中央看到了上百种矿物晶体。
“中国(湖南)国际矿物宝石展览会在郴州举行是一个很好的平台,当地企业可以多在矿石代价附加值高下功夫,比如针对学生群体做矿物科普,针对老年人群体做龟龄石等,丰富业态,从而推动家当走出去。

在郴州水天下,柬埔寨《柬华日报》编辑周恩崇通过5G、三维建筑投影、AI智能、体感互动等新技能,感想熏染到中国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绿色发展的阶段性成果。
他说,郴州有先“护”后“用”激活“水经济”的生动实践和有效履历,值得推广和借鉴。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