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高报师教程(23)

2024年高考,山东一段线即本科线仍按招生操持1:1.2划定。

当前“大绿本”已出,有统计显示,本科招生操持257999人,那么,一段线上人数约是257999×1.2=309598(人)

这样,本科投档录取是“僧多粥少”,意味着有考生无论志愿选得多么科学,底保得多么“牢”,终极仍要有5万余考生滑档——这个滑档,与考生志愿填报科学与否无关,是绝对性、一定性的,是由1:1.2的“划线政策”所决定的,有人称之为“政策性滑档”。

2024高考自愿压线生若想不滑档应采取从底选起策略

假定今年线上所有考生都要上学、志愿都填得非常理智,不仅“冲稳”梯次排列科学、级差设定合理,“底”更是保得特殊“牢”,那么根据平行志愿“分数优先”的投档规则,末了滑档的一定是排名在“操持数外”考生,也便是1:1.2末了那些“0.2”、位次排在25万往后的考生。

当然,现实情形繁芜多变,有考生因分数处于劣势无法选择喜好专业、心仪大学,以是填报志愿都是冲、冲、冲,冲中便上,冲不中便回去复读;有考生因考场发挥失落利,对自己分数不满意,直接放弃志愿填报也回去复读等情形,造成前面“高位”涌现空档,这就给后面考生供应了机会。

2020新高考4年以来投档录取大数据显示,常规批本科,偏理考生450分旁边,偏文考生460分旁边都大有机会。

比如2023年,分数线是443,线上人数是308701,按“政策性滑档”,477分后考生就无学可上,但是大家可以查看一下,从444分开始,445、446、447、449分都有考生,448和450分断档,然后从451分往上,每分都有考生。
其余,还有不少考生捡大漏,比如两名444分考生,分别捡漏山西医科大学、安徽工业大学……

这解释了什么?解释志愿填报有其内在的“统计律”和“随机率”,填报就有机会。
以是,低分段考生不必气馁,只要志愿填报科学,运气好,一样可以“有本可上”。

如何最大限度地提高录取率,降落滑档率?低分段考生当采取“以保为上,从底选取”的填报策略。

首先,在策略上“以保为上”。
考生和家长当明白,我们的分数既然没有上风,志愿填报的“冲”与“稳”就都与我们没了关系,如果想以现有分数冲进本科,唯有“以保为上”才是上策——便是所有志愿都是“保志愿”。

其次,在方法上要“从底选起”。
便是参照往年投档录取情形,从最“底”上的院校向上选。
有考生和家长说,“底”下哪有“好学”啊,除了民办,便是民办,偶尔有个公办还是中外互助,这些学校都“瞧不上眼啊”!

这话说得太真实了!
低段位、“底段位”的确没有“好学校”。
北大、山大“上眼”,济大、青大“顺眼”,泰山学院、济宁学院看着也不错,但可惜我们分数不足啊!

平行志愿投档是“分数优先,遵照志愿”,公道、公正、公开,其末了结果,便是分数越高对应学校越好,以我们现有分数,只要想“上本”,就要正视现实。

在这里,平湖一柱多啰嗦几句,学校有优差,但学历证书无高低,只假如本科毕业,学历便是平等的。
只假如省招考院统招生,无论公办、民办,还是中外互助,都是国家批准、教诲部备案的大学,国家都承认学历,将来考公考编考西席,就都具有同等效力。

入编是“逢进必考”,“公办学历”并不比“民办学历”有任何上风。
报名时,学历证书不过是块拍门砖,公办民办都要再进同一个考场,考同一张试卷,末了谁能胜出,要凭“编考”成绩,而非是看你从哪个学校毕业。
这一点,看看周围邻居,访访亲朋好友,是不是如此?

因此,低分段考生填报志愿,如果不想滑档、对学校(专业)没有“分外”哀求和偏好,就当“以保为上,从底选起”—从往年录取“最底分(位次)”专业(学校)向上选,选够96个志愿后,按录取分数(位次)从高到低排序,然后再结合个人意愿做微调。

再次,冲“冷门”专业,报省外学校,有可能捡漏。
每年高考,总有考生捡漏。
什么叫捡漏?便是考生分数低于某个专业(院校)常规年份100分旁边,比如前面提到的2023年444分、位次306282考生,捡漏山西医科大学医学实验技能,2022年,该校该专业录取最低位次86025,相称于2023年的542分,赶过444分98分,

另一名444分、位次 306282考生,捡漏安徽师范大学外国措辞文学专业,录取最低位次是88839,相称于2023年的541分,高于444分97分。

还有一名445分考生,捡漏河南工业大学建筑学,2022年该专业录取同位分相称于2023年的548分,相差103,是名副实在的捡漏王啊。

这些考生为什么能捡漏?缘故原由有三:一是专业“偏冷”,二是学校外省,三是数量稀少,只招一两个人。

此三点,导致高分考生不屑报,低分考生不敢报,因此,谁报谁捡漏。
诚然,这种运气, 每年30万考生,也是几年“一运”,实在是有时中的有时,幸运中的运。
但无论如何,我们不能否认,这种可能性是客不雅观存在的。

为此低分段考生,前几个志愿也可“冲”,只是这个“冲”不是凭几率,而是凭运气,毋须以自己分数为基点,打算向上加多少分,你相中的专业(院校)不管在我们上面多么“高”,只假如双非院校,冷门专业,就有可能。
比如小语种的日语朝语阿拉伯语,我们都可以够一够;他人眼中的“生化环材”“天坑”专业,我们都可“跳一跳”,但把稳,这种“冲运气”条数要适当掌握,只管即便不要多于10条!

各位朋友,您怎么看?欢迎留言!

来日诰日谈论,文物生、公费生选报的代价有多大?什么样的考生选报最适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