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6日上午,澎湃新闻致电长沙市天心区公民政府办公室讯问此事。干系事情职员先容,目前天心阁景区正在整体进行提质改造,因此对这一组太平军将士雕塑进行了“暂时的保护性迁移”。
澎湃新闻把稳到,今年3月15日,长沙市天心阁管理处发布了《天心阁景区闭园通知布告》:因天心阁景区面临提质改造,为确保广大游客与市民的安全以及施工的顺利进行,景区决定履行全面闭园。自2024年3月20日起闭园,复园韶光另行关照。
网民拍摄的长沙天心阁及“太平军魂”雕塑整修前照片。
据天心区政府网站先容,天心阁是古长沙的标志,长沙古城墙唯一遗址。现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中国历史文化名楼、爱国主义教诲基地。景区内有古城墙、天心古阁、崇烈系列抗战纪念建筑等多处文物保护建筑,享有“潇湘古阁,秦汉名城”之赞誉。
天心阁古城墙是长沙古城池现存唯一遗址和见证。长沙古城墙始建于西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原为土筑,宋代已至天心阁,明初以石基砖砌,后多次修缮,规模长达8.5公里。至民国期间拆除,仅保留天心阁下251米。
天心古阁始建于明万历年间,重修于清乾隆期间,毁于1938年“文夕大火”,1983年原址重修。建阁初衷为不雅观测星象、敬拜天神之所,阁中供奉文昌帝君等,以保长沙文运昌盛,振人文而答天心。上有清代大学者黄兆枚名联“四面云山都入眼,万家烟火总关心”。“极城南之盛概萃于斯阁”,天心阁盛名于世且成为文人墨客雅集吟咏之所。
天心阁的崇烈系列抗战纪念建筑由崇烈塔、崇烈门、崇烈亭组成,建于1946年,为纪念抗日阵亡将士所建。园内还有“文夕大火”警示钟、熏风亭、映山楼等多处景点。
1852年,太平军西王萧朝贵率军攻打长沙81天,末了血洒城墙下,决斗苦战的炮眼至今历历在目。
网友近期拍摄的天心阁整修期间照片,“太平军魂”雕塑已不在原位。
不过,对付萧朝贵捐躯的地点和太平军魂雕塑选址地点,实在近年来一贯有不同的声音。
例如,九三学社湖南省委官网2012年就曾刊文《刘有良:关于迁居太平军魂雕塑的建议》。在文中,长沙市政协委员,九三学社长沙市委专职副主委刘有良建议,作为天心阁景区附属文化举动步伐的太平军魂雕塑,系近年为纪念太平天国运动而设立的纪念性举动步伐。该雕塑位于天心阁古城墙东南角,占地面积54平方米,花岗岩材质,重达100吨,对丰富天心阁景区文化内涵起到了一定的浸染。但由于该雕塑系在特定历史条件下设置的,随着天心阁景区历史文化研究的深入,以及成功报告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后文物保护展示的实际须要,有必要对该雕塑的设置地进行重新调度:
第一,雕塑的设置地应与历史发生地吻合。2005年,市公民政府履行了城区史迹标志工程,对主要历史遗址(遗迹)进行原址立碑,以示标志纪念。太平军攻打长沙这一历史史实也应属于这一标志范畴,应该选取最能反响太平军大胆善战的历史事宜发生地来设置太平军魂雕塑;
第二,现太平军魂雕塑所在地系天心阁景区的核心文化点,国务院即将于今年6月将该段古城墙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展示的重点是城墙本体及周边环境的原真性,在此设置当代雕塑与文物保护历史风貌不折衷,乃至在文化展示方面有喧宾夺主之嫌,应该将其迁居涌现地点,在视觉上规复天心阁古城墙原来的真实状态。
刘有良建议,将太平军魂雕塑迁居至劳动广场萧朝贵殉难处安置,这既符合历史史实,也有利于丰富劳动广场一带的历史文化内涵。同时还能够更好地保护、展示天心阁古城墙,真正做到尊重历史文化,妥善管理利用文化遗产资源。
栏目主编:张武 笔墨编辑:董思韵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资料图 图片编辑:苏唯
来源:作者:澎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