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平台上的卖家有多专横狂?据宣布,当质疑卖家产品名称带有“入口”字样,为何还要做“店内所有产品均为国产,不遵守入口燕窝干系规定”的免责声明时,对方竟然回答:“入口,指的是进入嘴巴里食用,由于很多人不知道燕窝是用来吃的。

这样的强辩,不但刷新了"大众年夜众对付“入口”的一向认知,也暴露了其虚假宣扬欺骗消费者的肆无忌惮,可气又可笑。
而随机购买的10份样品的亚硝酸盐检测结果显示,其兜售的燕窝有安全风险,可以说是大概率的。

本来,当代医药研究证明,燕窝确实含有蛋白质、微量元素及氨基酸。
但含有以上物质的食品,并非燕窝独占,从一些平民化的食品如银耳、百合、山药中也能获取,而过度浮夸燕窝的营养功能乃至药效,说什么补气血、补肝肾、美白皮肤、延缓朽迈等,难免不免有浮夸之嫌。

目前一些卖家倾力推销的燕窝,以孕妇、老人和小孩等为目标人群,还涉嫌亚硝酸盐、霉菌等数值严重超标,这就不是有益身体,而是有毒有害了。
亚硝酸盐也被称作工业盐,在食品生产中用作着色剂和防腐剂,摄入过量会引起中毒乃至去世亡,长期食用含有过量亚硝酸盐的食品将会增加患癌风险。

黑燕窝致癌物超标160倍敲诈宣传的生意该叫停了

早在2011年,海内就曾发生“毒血燕”亚硝酸盐超标事宜。
浙江省工商局连续三个月抽检市场上发卖的血燕产品,结果,抽检的537批次、3万多盏血燕产品100%不合格,部分血燕亚硝酸盐含量经高达每千克11000毫克,超标350倍。
之后,海内曾全面禁止燕窝入口,后来才陆续规复。
彼时闹得沸沸扬扬的“毒血燕”,过了十多年后,难道又卷土重来了吗?

真实来源有待进一步调查,但从这些售卖账号的表现看,确实不得不让人生疑。
据媒体宣布,这些账号当心性很高,常常改价链接和频繁改换账号、变动绑定店铺。
在遭遇质疑后,两款标注为“天然野生入口”“雨季头期泰国”的产品,也删除了“入口”“泰国”字样。

今年7月,全国城市农贸中央联合会燕窝市场专业委员会发布的《2023-2024年度燕窝行业白皮书》显示,在消费市场低迷的2023年,燕窝市场规模逆势上涨达到623亿元,同比增长12%。
业界预测,燕窝行业即将迈入千亿时期。

民众有康健的需求,中式滋补有广阔市场,这都是燕窝消费的主要支撑。
但无论如何,行业的康健有序发展离不开真材实料,离不开食品安全,更离不开有效监管。
一味沉迷于编造营养神话,乃至专门针对易动听群做营销,却忽略消费者的康健和生命安全,这样的营销即便再度爆火,也难以持久。

当此之际,一方面,消费者要擦亮眼睛,不要跟风,要根据自身真实须要消费燕窝。
毕竟,康健消费浪潮再涌动,安全最主要。
另一方面,有关方面要持续加强监管,针对网络发卖的特点,严查进货渠道,及时采样考验,迅速固定证据,建立更加科学完善的日常监管体系。
对付那些堂堂皇皇敲诈消费者的行为,该查则查,该叫停则叫停。

事实上,只有把好食品安全关,才有可能办理消费者痛点,知足消费需求,真正促进行业实现新的飞跃。

(红星新闻特约评论员 龙之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