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5日,“流变之境第二回:不息的涌动——2024当代女性艺术·长三角约请展”在上海油画雕塑院美术馆开展,来自长三角区域共计18位当代女性艺术家的近90件(组)作品应邀参加本次展览。在这些女性艺术家的作品中,体会她们的情绪与聪慧、才华和勇气,并从中感想熏染到时期的呼吸与脉动。
“流变之境”是一个持续性项目,每隔两年举办一次。相较于上一届,本届扩展了艺术媒介,增强了雕塑、装置和新媒体作品的比重,更综合概括地呈现了长三角地区当代女性艺术创作的现状,并反响出一些新的艺术方向。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上海油画雕塑院院长江梅先容说:“项目策划的初衷,是希望探寻环球化背景下在这一区域创作和活动的艺术家们的事情、生存状态以及创作特色。稽核过程中创造她们从各自的角度切入历史、文化、自然、社会等诸多层面,创造出富于生命力的艺术作品,形成形态互异的艺术风貌。对此,我们有必要加以持续关注和研究。事实上,这些当代女性艺术家,在面对中国艺术的当代性发展和当代化转化的共性问题时,由于女性身份及其所承担的多重社会角色,在本日的现实与生活中依然会面临并产生一些分外的问题及履历,这些为我们研究这一艺术征象供应了更丰富的面向和维度。”
丁蓓莉 《大地-2》 纸本设色
本届的主题“不息的涌动”,既是对女性生命状态某些原发性或本能性的一种诗意描述,更是对女性艺术之路的一种形象比喻。“过分强调女性艺术的表征,或者过分忽略女性艺术的特质,都不是女性在当代艺术创作中的真实状况,”上海油画雕塑院美术馆馆长、策展人傅军见告澎湃新闻,“我们将本次参展的18位当代女性艺术家的作品分作“媒介之维”“时空之维”“景不雅观之维”“人性之维”四个单元,给不雅观众构建起一种详细可感的作品和空间的关系。因此摒弃了过往女性艺术展览相对标签化、浅表化的做法,更重视艺术创作本身。”
鲍莺 《隔》之三 纸本水墨
置身于展厅,感想熏染到的是温和、沉稳、博大与内敛。与西方女性艺术通过艺术这种办法争取平权等实现某种政治诉求不同的是,中国的女性艺术更多是表达对生命的感想熏染和社会的思考。
鲍莺 《重合》之二 纸本水墨
出生于上海的鲍莺以“工笔写意化”绘花鸟、静物探索当代绘画的情趣,建立起艺术辨识度。近些年她力争解脱传统绘画图式,亦不知足于描摹现实。展厅中的《隔》与《重合》,可以看出她以点、线、面进一步探索水墨的形式感与写意性;另一方面,她力争跳出书斋与自娱自乐的小天地,用作品承载更广阔的社会性思考。
丁蓓莉 《龙》 纸本设色
刘曼文 《园林溜达》 布面油画
风景是丁蓓莉水墨创作的图式。从风景而非山水入手,在山水图式上对传统进行当下的转换是丁小真艺术措辞的一个独特笔法。在《大地》《龙》系列创作中,灰色、虚薄、平面性这些视觉表征不仅构成了丁小真绘画作品的视觉语法,也建构了她不同于传统中国画的创作意见意义和视觉图式;刘曼文画园林已经十多年,她追求的不仅仅是古代园林的意见意义,当艺术家的主体溶解于园林的溜达之中,园林成为了艺术家的心灵,也成为了目的本身。
毕蓉蓉 《平面生物——风景 II》 铅笔、墨、水彩、纸、布上刺绣、铜丝、线
宁波毕蓉蓉的创作从绘画出发,不仅包含了绘画、影像、装置等媒介,还有她自己独特的编织手腕。她利用基本的纺织工艺,将毛线、塑料、金属丝线等材料编织成采集的纹样,并呈现它们独特的肌理和质感。在这个中,她也会加入发光灯点、金属片等材料,构成一个综合性的平面构造。从另一个层面来说,毕蓉蓉也在用“编织”的手腕来梳理自己的创作脉络。
高珊 《呼吸系列-1》 石蜡
朱智伟 《粉色3号》 玻璃钢着色
高珊是风格光鲜的当代雕塑家,她的艺术个性首先表示在对材料的选择。从当初的海绵、硅胶、皮毛,到这次的石蜡和肥皂,都是倾向于温润细腻,又非常敏感优柔的材质;应颖的作品专注于通过对自然形态的感知,以大略的雕塑措辞,如线条与空间的关系来表达隐蔽在这些轻薄物体中的情绪变革;朱智伟塑造的女性形体是通过肢体的措辞来陈说她们自己的故事,作品里面没有对人物的表情做过多的情节化描述,只是用肢体的措辞去倾诉、去陈说。
黄燕《俯仰之间》 丝线、着漆板、LED灯管、变压调节器、电线、影像投影 空间装置
黄燕的创作强调了对纤维与视觉空间、视觉符号的磋商。《俯仰之间》以架上装置和空间装置为紧张面貌,包含影像、灯光等媒介。创造了一个抽象艺术语境。
李秀勤 《一部推拿学》 金属 空间尺寸
李秀勤 《化蝶——拓一部推拿学之二》 宣纸
如果眼不能见,天下是什么样的?盲人连通和转换的是什么?李秀勤通过凹凸拓印将三维实体打开,让不雅观者感想熏染到拓扑学意义上的空间连续。
毛进 《致敬系列 5号》 布面油画
现于南京任教的毛进,已经画了十年敦煌壁画,上百幅画作一律名之为《方》,是来自敦煌藻井的谕示。新的系列作品《致敬》则是对《方》系列的拓展。她用近乎丑拙、生涩的笔调去描述隐约的远山、生硬的树石,神游于遗迹之中。
唐天衣 《上海发昌机器厂 2》 综合股料
唐天衣的人文风景系列以早期民族工业为源点,策划一场跨时空的工业对话。当钢铁成为本土当代化发展的基石时,也代表着人类追求进步与奋斗的力量。
刘华新 《迹·No.1》 布面油画
此外,还有“90后”的刘华新参展作品磋商的是对人与自然的关系的理解,以及过去和当下交织的影象;“95后”李依祎选择表达她这个年纪最困惑的事情“爱”。
应颖 《盛开》 陶瓷
汪莺莺 《沉默》 布面油画
从展览作品中可以感想熏染到女性艺术的边界正在被不断拓展,性别身份不再是被关注的唯一焦点。策展人傅军说不雅观察到,“她们”更乐于用艺术创作措辞探寻社会和艺术的实质问题,而早期被刻意回避的那些带有“女性特质”的材料和措辞也不再成为障碍。“她们”在意的差异已远不局限于性别,而扩展至“人类”、“非人类”、“硅基生命与碳基生命”等等。随着视野的拓展、思维的延伸与技能媒材的更新,在生动的当代艺术现场中,女性艺术家给我们供应了日趋丰满的不雅观看与研究视角。
应歆珣 “天鹅绒”操持《TA(2009-2023)》 天鹅绒、数码刺绣、珍珠项链研磨成的珍珠粉、丙烯
澎湃新闻获悉,为了合营展览,上海油画雕塑院美术馆还将举办四场公教系列活动,分别是:3月15日学术研讨会:中国当代女性艺术的现状与寻衅;3月19日策展人导览;3月30日学术会客厅:文化艺术领域的女性力量;4月12日学术会客厅:当代女性艺术·跨界谈。
这次展览持续至4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