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3年末,长宁区的绿化覆盖面积为1269.07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到34.15%;园林绿地面积为1140.17万平方米,个中公园绿地面积达到528.51万平方米,公园绿地做事半径缩短至400米。
无论是绿化覆盖率还是人均公园绿地面积,长宁区均位居中央城区前列,居民无需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闲步就能轻松抵达公园绿地。

这样的好成绩并不是一挥而就的。
过去的三十年里,长宁区在公园绿地培植方面进行了持续的积累。
期间经历了三个主要的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21世纪初,随着上海城市化进程的加速,长宁区依托丰富的生态资源和城区培植方案,迅速推进绿化培植。
中山公园及一批新建绿地共同构筑了活气勃勃的绿色空间。

打造公园城市长宁这样做→

第二阶段:上海世博会前后(2002年12月3日申办成功后),长宁区秉持“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理念,捉住世博会机遇,将方案蓝图变为现实。
延虹绿地、海粟绿地(原凯桥绿地)、西岳绿地等高品质绿地相继建成。

第三阶段,党的十八大以来,长宁区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从绿化培植期过渡到管理期,在城市更新中进一步提升公园功能和品质。
西部六公园全面建成,使长宁区的公园绿地总面积再次提升。

三十年的培植进程,使长宁区拥有了雄厚的生态家底,为公园城市引领示范区培植事情奠定了坚实的根本,并为全体城区的公园城市培植搭建了完美的框架。
长宁创建公园城市可以说是厚积薄发、迎刃而解。

公园城市如何创建?

长宁要内外兼修踏实创建奔精良

作为寸土寸金的中央城区,长宁区面临着培植用地日益稀缺的寻衅,那么如何在这片地皮上绘好公园城市创建的蓝图呢?

目前,长宁已完成《长宁区公园城市方案(2024-2035)》的体例事情,并形成了“四维一体”的长宁区公园城市引领示范区培植指标体系及三年项目推进表。
《方案》紧张环绕十项内容和十二项行动(包括六项达标行动和六项标杆行动)展开,以“绿韵映芳华,润泽最长宁”为主题,致力于让居住、事情以及途经长宁的所有市民能够感想熏染到更多的幸福感和得到感。

公园城市引领示范区培植最关键的一点是充分利用长宁区丰富的生态资源,做好“创建”这篇大文章。
长宁区紧张做了两件事情:一是扩大外延,将公园绿地等生态资源融入全体城区,激活所有生态资源,使其成为城区的柔化剂;二是强化内涵,真正将优质的资源转化为惠及公民的福祉。

放大外延开放领悟

从城市公园到公园城市,从公园建在城市里,到城市融入公园中,这便是开放领悟。

一是传统的公园围墙要打开,与城市街面无界领悟。
中山公园万航渡路领悟开放品质提升工程开释出更多的公共空间,也把最好的资源都展现给公民。
西岳绿地、虹桥公园通过改造也拆除了围墙,天山公园几年前也局部打开了围墙,估量最快明年将实现与街面的无界领悟。

二是推动公园24小时开放,长宁18座区属公园中的16座已实现24小时开放。
长宁将通过进一步完善公共绿地功能属性,肃清夜间开放的安全隐患,实现全域公园24小时开放,推动长宁区成为首批实现公园24小时高质量对外开放的城区之一。

三是让更多的建筑立面绿起来,从公共建筑到居民区,能绿的决不荒废。
至2026年,长宁立体绿化数量将达44万㎡,推动长宁区成为中央城区立体绿化丰富度最高的城区之一。

四是社会单位附属绿地开放共享。
去年,长宁相继完成了宋庆龄陵园(东北片区)、长宁区图书馆等5处点位的附属绿化开放共享,今年区少年宫的附属绿地也将向"大众年夜众开放,让人气越来越旺的愚园路有一块佳构绿地供市民游客休憩享受。
至2026年,长宁单位附属绿地开放共享将达26处以上。

五是加强勾引,加快推进居民区的绿化共享,目前已有几个居民区乐意把家门口的绿化变成全民共享的绿色财富。

六是打造500米绿化做事半径,将所有的绿化资源如绿道、步道、林荫道等与公园绿地串联起来,形成一个贯通的绿化大空间,打造广义上的城市大公园,处处有绿、点点相连,推动长宁区成为中央城区中率先完成500米绿化做事半径覆盖的城区之一。

做实内涵良性发展

长宁区拥有60多万常住人口,人均公园绿地面积每增加0.1平方米,就须要新增6万多平方米的地皮,这显然是一个巨大的寻衅。
因此,在现有的资源根本上做实内涵,才是真正的关键所在。
长宁区均匀每户人家拥有一间房大小的公园绿地面积,分布十分均匀,东西南北中均无去世角和空缺点。
在此根本上提升品质,紧张表示在六个方面:

一是通过“公园+”的功能拓展,让公园成为“15分钟社区美好生活圈”中最主要的休闲场所。
以公园为载体,引入文化、体育、艺术、戏曲、健身等多种元素,不仅丰富了公园的文化内涵,也让公园成为了市民享受文化生活的主要平台。

二是打造全龄段的公共活动空间,使公园不再仅仅是老年人的专属场所。
通过提升公园的功能和品质,吸引更多周边的年轻白领前来减压、休憩和调度状态,同时,通过适老适幼化的改造等举措,让公园成为每个人心中的空想去处。

三是打造文化宣扬阵地,长宁区拥有以“2+X”(2处区级市民园艺中央和各街镇市民园艺中央)为紧张架构的二级园艺中央体系,从插花花艺到种花养花,从园艺手作到各种创意课程,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课程吸引大量市民走进园艺中央,成为精神文明培植的主阵地。

四是公园绿地成为最受欢迎的公共空间,每周都有各种活动在长宁的公园里举办,惠民利民反响良好。

五是充分挖掘长宁的景不雅观特色,推动长宁区成为最具时尚感的城区之一、最具季候不雅观赏代价的城区之一。

六是广泛搜聚市民见地建议,常态化问需、问计、问效于民,最大程度发挥社情民意在推动长宁区公园城市引领示范区培植中的效用,实现公民城市为公民,充分表示全过程公民民主。

干系链接

这几年,“公园城市”一贯都是一个热词。
和以往在城市里建公园不同,公园城市不仅仅是增加公园数量或扩大公园面积,而是将公园的理念、生态代价和美学原则贯穿于城市方案、培植、管理的全过程。
它接管了田园城市的和谐理念、生态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思路、绿色城市的低碳环保追求、山水城市的自然美景领悟,以及园林城市的文化艺术韵味,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发展路径。
公园城市作为一种高等形态的城市发展模式,全面表示了以公民为中央的发展思想和生态文明培植的引领浸染,致力于构建一个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相得益彰的复合系统。

图片由区绿化市容局供应

撰稿:李媛媛

编辑:毕扬静

责编:高 琴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上海长宁”

喜好就点个“赞”

欢迎留言评论和“宁宁”互动

再送我一朵“在看”的小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