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医保局《关于开展“上网店,查药价,比数据,抓管理”专项行动的函》在医药圈里面流传,在该专项函里面,国家医保局表示,将以网络售药平台“即送价”为锚点进行比价,比拟后如果创造不公正、歧视性高价,特殊是涉及医保基金支付的,应采纳函询约谈、信用评价、部门协同、信息表露等办法勾引、督匆匆医药企业和定点药店纠正不公正、歧视性高价,主动调度药品价格至合理水平。
举个大略的例子,在以前,患者在买药之前,可能都不知道自己会付多少钱的,要等医院划价,等医院划价后,在卖药的医药电商平台兴起之前,也缺少办法和路子进行比较。当然,现在随着信息化的推进,进行比价比以前随意马虎,患者拿到年夜夫的处方时,会看到价格信息的,实在是可以进行比价的,但是由于长久信息不透明带来的购买习气难以改变,比价行为很少发生,且比价之后,如果是快消品,现在很多平台都推出了消费者可以拿着比价结果要差价的活动,而单个患者改变医院的价格很难,以是患者也没有比价的动力。
同时,在零售渠道买药,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你都很难和医院价格进行比拟。以是,这客不雅观上给利用渠道差乃至地域差等赚牟利润供应了便利,于是,同一厂家、同一通用名、同一药品、同包装、同剂型的药品在不同的地方、不同的渠道可能都存在不同的价格。
随着时期进步,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国家医保局以诊疗为线,将所有药品、耗材牵起来,按照统一的规则赋码,建立了比价的数字化根本。
以是,我们看到审计署做了一次药品价格专项审计后,移交给国家医保局一些线索,国家医保局立时就动起来了,他们先是对审计署移交的药价线索进行核实,对部分药品耗材开展了价格整改,很快对四同(同通用名、同厂家、同剂型、同规格)药品价格管理提上了日程,然后今年各省招采平台纷纭发布药品主动贬价的关照。
现在,医院和零售渠道破除信息差、价格差开始了。虽然,国家医保局严格限定了比较的价格锚定点,但是相信这只是初步的试水,未来全渠道价格都会越来越透明,这也意味着利用渠道不同而赚牟利润的时期彻底闭幕,而这将给药企营销、药店带来巨大变革。这并不仅仅是一个控价的问题,举个大略的例子:零售渠道发卖基于高毛利,当药价全透明后,零售将何去何从?哪些品种给零售带来真正增长?现有的院外营销套路还能适用这个新时期吗?这些都是随着比价全面推开,医药人急迫须要办理的新问题。
当药品比价的范围从纯挚的医院渠道拓展到零售渠道后,我们看到国家医保局的管理套路也是大家非常熟习的,先从部分品种开始试点、摸索。
首先在渠道比拟范围上,国家医保局并没有无限扩大,限定的是网络售药平台中发卖量大、发卖金额高的大型连锁互联网药店(包括线上药店和依托网络平台发卖的线下药店)查询当日同城即时配送模式价格。
其次,从比价的品种来看,根据专项行动的函,国家医保局哀求各省医保局结合辖区事情实际以本省份当月医保结算金额排名靠前或排名上升较快的品种为重点,将其省级集采平台挂网价格与网络售药平台“即送价”进行比对。
同时,此前,一则国家医保局办公室《关于请做好医保定点零售药店药价风险品种(2024年第一季度)核查处置事情的函》在业内流传,文件附上了各省医保局须要去核查处置的西药和中成药品种清单。
这次的专项行动函哀求,各地要根据国家医保局通报的结合辖区事情实际确定重点品种,将其定点零售药店药品价格与网络售药平台“即送价”进行比对。
那么,这里我们再回顾一下国家医保局对“医保定点零售药店药价风险品种”挑选的原则。风险品种的定义是药店存在不公正定价策略的药品品种(紧张是医保支付品种),其表现是线下价格显著高于线上。挑选是根据医保信息平台的药店结算数据,挑选交易金额(统筹+个账)靠前且价格差异大的前10名西药和中成药品种。
个中,定点药店售价从国家医保信息平台结算数据提取,按照结算品种的发卖金额除以销量,取最小值、最大值和众数,个中众数作为调价的紧张标尺;网络药店售价为线下实体药店的线上“外卖价”等即时投递价格。
即,根据这次专项活动的哀求,被进行价格比拟的品种包括两方面,其一是医院渠道医保结算金额较高的品种,比拟医院和零售线上渠道的价格;其二,是零售渠道结算金额较高的品种,比拟其在零售线上和线下的结算价格。
一旦创造个中存在价格问题,即文件所说的省采平台挂网价格、集采中选价格、定点零售药店药品价格明显高于网络售药平台“即送价”情形,特殊是涉及医保基金支付的,应采纳函询约谈、信用评价、部门协同、信息表露等办法勾引、督匆匆医药企业和定点药店纠正不公正、歧视性高价,主动调度药品价格至合理水平,并将结果报送国家医保局,同时抄送各省级医保局同步调整对应品种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