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市井财经专栏作家 叶克飞

没有指甲剪的时候,古代人怎么剪指甲?听说用剪刀。
那么有剪刀之前呢?听说用刀子削。
对付70后和80后来说,不少人小时候还有过用剪刀剪指甲的经历,但要说用刀子削,可真是个技能活。
在有刀之前呢?可能只能靠石头了,而且,石器时期的人每天都得靠双手干活,指甲会自然磨损,磨损不平的地方,估计只能用牙咬了。

提及来,指甲剪的发明并不是良长远的历史。
20世纪30年代,美国人才发明了指甲剪。
实在指甲剪的事理相称大略,便是利用杠杆事理操作,施力于压钳的末端,便可用前端剪断指甲。
但便是一个这么大略的发明,人类拥有它还不敷百年。

指甲剪也卖几百块一把它的生意经你想不到

要说古代人不重视指甲,那可说错了。
反倒是当代人对指甲的处理相称随便,要知道,在《周礼》中,连出生和去世亡者的指甲置放都有明确哀求。
明朝天启天子去世后,他那位与权宦魏忠贤勾搭的著名奶妈客氏,就在灵前一边大哭,一边拿出一个匣子,将天启天子出生后到二十多岁期间,她亲手为其剪的指甲全部拿出来烧掉。
从这份细心就可以看出,客氏的“成功”绝不是无缘无端。

古人认为指甲是凝滞之物,不勤剪会抑制浊气外发。
古代中国人倒是很幸运,由于他们早早就就拥有了剪刀。
洛阳出土的西汉古墓中就曾创造剪刀,距今已经两千多年。
公元6世纪,中国剪刀传入日本,在江户期间开始大量制造。
《红楼梦》里也曾写过:“晴雯拭泪,就伸手取了剪刀,将左手上两根葱管一样平常的指甲齐根铰下。

中国古代剪刀发展早,分工也随之越来越细。
著名的“扬州三把刀”,个中就有专门的修脚刀。
扬州修脚刀有五种:口窄轻便的平刀,厚而坚的锛刀,嵌趾刀,刀薄柄扁的铲刀和刮刀。
全套刀又分为大、小两套,大套12把,小套6把,不同刀型有不同用场。

不过时至今日,扬州修脚刀名气虽然还是很大,但与当代文明确实有间隔。
西方发明的指甲剪早已遍及,成为人类生活必需品。
指甲剪的品牌大概多,这个细分市场,既有老字号,又有奢侈品,还出身过不少隐形冠军。

刀具厉害的国家,指甲剪都厉害

指甲剪的构造非常大略,在当代工业下批量生产轻而易举,但要做出一个好的指甲剪,实在并不随意马虎。

一样平常来说,刀具发达的国家,指甲剪也会很厉害,德国和日本便是如此。

比如提及德国刀具,大家都知道双立人。
双立人旗下可不仅仅有厨房刀具,而是渗透至生活各个方面,指甲剪也在个中。
在德国,无论超市、专卖店还是机场免税店,都可见双立人的指甲剪,可谓琳琅满目,常见格局就达数十种。
比如一款型号为42441-100的指甲剪,白红黑三色可选,德国本土售价7.95欧元,折合公民币50多元,在海内购物平台上多卖到70多元。

七十多块钱一把的指甲剪有什么特殊?紧张在于德国人的单独刀头设计。
无论你的指甲软还是硬,无论你什么时候剪,剪掉的指甲只会垂直落下,不会四处乱飞,办理了一个人大难题。
实在做到让指甲垂直落下也是一种工艺,即将啮合办法进行改变,使指甲剪在咬合时,所有压力落在指甲上。
其余,它的刀头可以360度旋转,弧形手柄符合人体工程学。

这个价位的指甲剪在双立人的产品序列中只算入门。
有一款超薄折叠便携指甲剪,售价30多欧元,折合公民币两百多元,材质就非常惊人。
它所采取的分外渗碳钢,常日用于制造齿轮、凸轮等抗压和耐磨零件。
高硬度刀刃打造方法不但担保锋利,耐磨性也强,足够利用几十年仍保持锋利。
当然,这款指甲剪也能做到让剪掉的指甲垂直落下,不四处乱飞。

这款指甲剪还有个名字,叫“朱镕基指甲剪”。
话说朱镕基任总理时曾访问德国,利用过这款指甲剪,以为好用又好看,就自费给身边事情职员各买了一个作为纪念。

也正是朱镕基,1998年曾在一次会议中表示:“要盯住市场缺口找活路,比如指甲钳子,我没用过一个好的指甲钳子,我们生产的指甲钳子,剪了两天就剪不动指甲了,使大劲也剪不断。

经济学家周其仁也曾经夸过这款指甲剪,说“人的指甲有两个弧度,而普通指甲刀口只有一个弧度,这把双立人指甲刀就有水平的和高下的两个弧度,剪起来特殊妥善,我是用了它之后,才平生第一次知道自己指甲长什么样。

双立人的指甲剪还大量采取旋转刀头,可以将刀头取出再反插进去,便于旁边手互剪指甲。

不过比较双立人,日本的SUWADA更加出色。
它由日本諏訪田製作所出品。
一款SUWADA指甲剪的售价随时七八百元乃至上千元,有人乃至戏称“许多人一辈子用过的指甲剪加起来也没一个SUWADA贵”。

早在1926年,諏訪田製作所在三条市成立。
三条市早在江户时期就以五金业著称,至今仍集中了不少行内企业。
一开始,SUWADA专做剪金属丝的钳子,1950年开始研发指甲剪,时至今日已被称作“指甲剪界的劳斯莱斯”。

2007年,SUWADA推出一款名叫CLASSIC的指甲剪,以圆柱弹簧和大角度伸开的刀刃指甲刀为特色,成为经典。
这个长得很像电工钳的指甲剪,正是由于长长的握柄而特殊顺手。
指甲剪采取高碳钢材质铸造,极度锋利。
最主要的是,仅仅是材质选择,就要在铸造完成后,还要再加以人工挑选,仅仅保留30%。
分为30多步的打磨过程,也全靠人工完成,精雕细琢。
在最关键的刀刃上,更是十分风雅。
刀刃需薄才会锋利,但过薄又会变脆。
而且,刀刃可不是只磨一个,而是要磨两个,二者合刃时还不能有丝毫缝隙。

SUWADA指甲剪如此靠谱,以是不但是个人家庭的选择,连东京银座许多高等美甲店,也只用SUWADA。

当然,最奢侈的指甲剪品牌当属法国的LCAAL,也便是伊卡艾。
这个专注于美甲工具的品牌,紧张做事于皇室贵族和明星。
戴安娜王妃、麦当娜、史泰龙和泽塔琼斯等都是其虔诚拥趸。
这个1897年景立的品牌,一个普通指甲剪套装最少要三千多元,高端私人定制乃至达到20万美元起。
由于主打高端定制,纵然是面对市场的普通产品,也非大规模量产,而是限量生产。
更故意思的是,伊卡艾的营销策略便是“你有钱也未必买得到”,想去门店买一套现货,基本是不太可能的事情,品牌方会根据你的历史购买记录,再约你见面,稽核你的购买诚意和实际情形,才会签条约,然后便是几个月的等待期。

目前在海淘领域,你最随意马虎买到的指甲剪除了双立人和SUWADA之外,还有一些口碑极佳的牌子,仍旧多来自日本和德国。

纵然是美国品牌Klhip,产地也这天本。
这个曾经得到《wallpaper》设计奖、《I.D》年度设计奖和Good Design大奖的指甲剪,以收纳指甲屑的凹槽、日本住友供应的外科手术级不锈钢材质著称,500元的售价仍物有所值。

1974年创建的诹访田,最初制作盆栽用剪刀等刀具,后来开始做指甲剪。
这个品牌也很受美甲师和医护职员相信,最大卖点是剪指甲时险些无声。
其余,直行刀刃适用于各种卷曲变形的指甲,橡胶树脂手柄的防滑效果一流。

在购物平台上堪称网红的日本贝印,也是一个专学临盆厨房和美容工具的品牌。
在国外指甲剪品牌中,它以性价比高著称。
如果你希望拥有更高的生活品质,又希望省钱,贝印大概是最佳选择。
贝印有一款Nail clippers,在日本电商平台上人气最高。
与其他精良指甲剪一样,它的特点也是刀刃锋利、有防护套装指甲屑,而且轻便易握。
一些针对性产品卖得也不错,比如针对嵌甲的嵌甲治疗系列,便是“问题指甲”的克星。

这些年韩国货盛行,虽然韩国指甲剪的品质比不上德日,但也算相称不错,而且价格低廉得多,因此也成了许多人的选择,比如1975年创办的777品牌。
不过韩国产的777与海内代工的777,有着明显的品质差异。
再如创建于1884年的瑞士品牌维氏,也是刀具界老前辈,指甲剪也很厉害。

近年来,中国游客外洋抢购电饭煲、马桶盖等都成了新闻,实在指甲剪也是很多人外洋旅行的必购之物,尤其是德国与日韩,中国游客都贡献了不少销量。

中国指甲剪永劫光处于“够用”状态

从技能事理上来说,指甲剪并不难,但要做得好,倒是相称有难度。
在很长一段韶光里,国产指甲剪都处于“够用”状态,间隔“高端”有很大间隔。

大概有人会说,不便是个指甲剪吗,能剪就行,地摊上两块钱一个的也能用,何必用几十块几百块乃至几千块的?但这种“够用”思维,实在是物质匮乏期的表现。
当人们生活越来越好,就会对品质提出哀求。
指甲剪虽小,但对生活品质有一定追求的人,还是会看出不同品牌的差距。
更主要的是,无论双立人还是贝印,在德国和日本都是普通人利用的产品,为什么我们不能与别人的基本生活品质看齐,反而要安于两块钱的地摊货?

当代意义上的指甲剪,在中国生产的历史并不算长。
纵然是苏州这样的五金重镇,当年仿制第一把指甲剪也迟至1953年。
那年年底,苏州一个工匠参照一只美国产指甲剪,反复试验后,仿制出两只光面指甲剪。
1954年,指甲剪开始量产,牌号就叫“414”,取“试一试”的谐音。
当时,月产量不过两三千把。
到60年代合并成立五金生产互助社(后改名苏州指甲钳厂),生产双菱牌指甲剪,年产量也不过数十万把,不过已经开始出口外销。

一样平常来说,越高真个指甲剪,生产工序越多,像法国伊卡艾的指甲剪,工序就多达100多个。
最基本的指甲剪,由钳锉、装饰面、钳身、钳钉、钳销和尾配等组成,也有40多道工序。

直至60年代,中国指甲剪的大部分工序仍旧要靠手工操作,效率极低。
直到1963年,才涌现大规模技能改造,机器化程度提高,产量也随之上升。

早期的国产指甲剪,在格局上也很大略,基本是光面,规格也只是分大号和小号。
直至60年代,才开始刻印牌号,直至1963年旁边才在指甲剪身上开拓出花纹图案。
70后和80后小时候多数见过一些绘有传统人物、山水画、花鸟等图案,或者印有“祝您成才”、“庆祝六一”等字样的指甲剪,现在看起来老土,但代表了当时的最高工艺水准。
此外,如“金陵十二钗”和“十二生肖”等系列,如今也是收藏界的热门。
到了80年代初,仅仅苏州指甲钳厂的年产量就达到450万把,此后借改革开放的东风,产量和利润更是连续十年以20%的幅度递增。
1981年生产的600多万把指甲剪,就有近300万把出口。
到了1987年,年产量已经超过两千万把。

在80年代和90年代初,国产指甲剪的三大品牌除了苏州指甲钳厂的双菱牌,还有广州的555牌和上海的双箭牌。

不过这种辉煌建立在操持经济背景之下,90年代后,民营企业发达兴起,尤其是广东和浙江的发展更是提高神速,加上国外品牌的进入,这几家老牌企业都遭遇了巨大冲击。
1992年,双菱牌指甲剪产量创下历史峰值,达到2600万把,但工厂净利润居然只有区区三千元,近乎于无。
此后,苏州指甲钳厂的产量逐年下滑,并涌现严重亏损,直至1997年停产。
与此同时,全国各地的国产指甲剪厂相继停产,这一行业彻底变成了民营企业的天下。

也正是民营企业的崛起,使得国产指甲剪涌现蜕变,从纯挚的指甲剪转向指甲剪套装。
上世纪30年代,集中了指甲剪、美容钳、眉夹等工具的指甲剪套装开始涌现,50年代在欧美国家开始盛行,成为生活必需品。
1986年,中国第一款指甲剪套装面世,并成为浩瀚民营企业的主打产品,大大提高了人们的生活品质。

指甲剪套装的礼品时期

近十几年来,以指甲剪套伪装为各种活动和商家优惠的礼品,已是十分常见。
风雅的套装、多功能的配置,既都雅又实用。

指甲剪套装的发展,正好是民营经济发展的结果。
正是由于摆脱了操持经济的束缚,正是由于市场经济带来的对品质的哀求,才使得指甲剪逐渐摆脱以往的“够用”状态。

也正是在这样的细分行业里,涌现了隐形冠军式的企业,比如“非常鄙吝”。

在我所见过的国产品牌中,“非常鄙吝”是名字起得最好的品牌之一。
掌舵人梁伯强曾在采访中表示,1998年,自己在一张旧报纸上读到一篇名为《话说指甲钳》的文章,文中提到朱镕基的一段话——“轻工是搞小商品的,像这个指甲剪,我国并不是没有,但我没用过好的指甲剪……你们要下功夫动脑筋,很多产品可以做出来。

受此启示,他打算参与这一行业,跑遍了当时海内的几家指甲剪企业,但这些老字号多数去世气沉沉,乃至濒临倒闭。
于是,他又前往环球二十多个国家稽核,光韩国就去了三十多次,一度是一周去一次的频率。
他也因此创造,指甲剪的毛利率相称之高,纵然是最低端产品也有40%的毛利率,高端产品的利润更是无可估计。

在这个过程中,他得出这样的结论:如果仅仅将指甲剪做成个人照顾护士用品,市场空间不大,发卖速率也慢,但与此同时,指甲剪又是一个在人们生活中涌现频率极高的东西。
于是,他想出了“名片指甲剪”的点子,即在指甲剪上刻上赠予者的名衔和电话。
最初的“名片指甲剪”险些是免费赠予,针对客户群正是那些社会交际频繁、圈子广泛的人士。
通过这一步,梁伯强把这些用户都变成了产品推销员。
正是由于“名片指甲剪”的有效传播,衍生出浩瀚新订户,这些新订户进而又成为推销者。
最有名的礼品订户当属招商银行,它取“钳”与“钱”同音之妙,以“招商银行送你招财钳(钱)”的广告语,向信用卡客户赠予指甲剪,使得梁伯强得到一份亿元订单。

毫无疑问,从不做广告的“非常鄙吝”,颠覆了传统的营销渠道。
这个模式如今看来或许并不算什么,但要把稳的是,这可是二十年前,大多数人尚不知营销为何物。

作为专注于细分行业,市场霸占率超高的隐形冠军,以礼品而非日用品面孔涌现的“非常鄙吝”,在很长一段韶光里都会是中国营销界的经典案例。

也正是由于“非常鄙吝”这一品牌的引领浸染,近年来有更多类似品牌呈现,比如广东三水的金达五金,现在逐日指甲剪产量就高达60万只。
这个1997年出身,2012年景为中国驰名牌号的五金企业,出身之初就开始生产指甲剪。
在家庭小作坊云集、习气走低端和价格战的三水,金达算是走出了一条不一样的路。
尤其是近些年,他们的指甲剪套装系列也成为最主要的增长点。
在产品创新上,一款加装放大镜,针对老年人的指甲剪备受好评,也打开了一个新的细分市场。

结语

无论是欧美和日韩的指甲剪品牌,还是“非常鄙吝”等国产品牌,都让指甲剪这个看似平凡的小玩意儿显示出无限创意与活气。
它带来的最大启迪便是:一个看似没有任何技能含量,跟盛行的高科技更是不沾边的小玩意儿,为什么也能卖出高价?一些看似平凡乃至“老土”的行业,是不是真的已经没有了空间?

如今,许多企业追求高大上和新锐,喜好玩观点,嘴里不蹦几个英笔墨母组成的名词就以为不舒畅。
传统行业尤其是实业,在这种风气中被忽略被踩低,但德国人用双立人、日本人用SUWADA、法国人用伊卡艾见告你,纵然是小小的指甲剪,只要做到品质上的极致,就有足够而稳定的利润空间,也一样可以高大上。
纵然是单论营销观点,现在那些玩观点玩名词的企业,又有几个能玩出“非常鄙吝”二十年前的创意?

本文为作者独立不雅观点,不代表市井财经态度,且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