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3日至10月31日,艺术家魏立刚迄今为止最大规模的回顾展——“书统统象:魏立刚平城文字场“,将于大同市美术馆的主展厅及2号展厅重磅呈现。近万平米的展厅将史诗般地呈现艺术家从业生涯以来的多个”最“——最大面积的单字(42平米)、最大尺幅的魏氏魔块(30平米)、最大规模的火山口行为书写(2500平米)、最大体量的装置、最全面的艺术生涯梳理、最完全的学术架构搭建。这次展览由朱其、魏红箫联合策展,从艺术家近万件作品中,精选200余件作品,横跨艺术家完全的创作生涯,最早可追溯至其5岁时在父亲《美术字新编》内页留下的字迹。
大同市美术馆俯瞰,由天下著名的英国福斯特及合资人建筑事务所设计并获多项国际建筑大奖,全地下构造形成雄伟的金字塔建筑布局。
正值艺术家甲子六十之年,亦是自学生时期离乡四十多年后,魏立刚首次归故乡大同举办个人展览,正逢中秋佳节开展也同样意味着游子归来的团圆之意, 为家乡献上一份中秋贺礼。在2024甲辰年之际,同样生于甲辰龙年的魏立刚重新踏上这片曾经养育他的故土——一次相隔60年之久的溯源与回望。由此,艺术家与其团队深入调研故乡在地悠久的人文历史、雄强的地理风貌、拜访儿时故地、充分结合美术馆建筑构造本身,使之与其艺术作品发生对话,并全新为这次展览定制数件巨幅作品。在恢宏的美术馆主展厅内,不雅观众得以沉浸式地体悟这位故乡走出去的艺术家的发展轨迹,与其爱慕为故乡打造的书象文字震荡能量场。
大同市美术馆内部
HOMETOWN
故乡 · 缘起
魏立刚生于山西大同,中国九大古都之一,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这里曾是两汉名郡、北魏京华、辽金陪都、明清重镇。北魏王朝曾在这里建都(公元398年)长达97年之久,命名其为平城。北魏是集多民族文化于大成之丰碑,由于地处汉族与北方游牧民族的交界地带并受多种民族文化互换领悟、思想解放的影响,这片地皮孕育出了多元文化融汇互换特色;此外,位于北方四大山脉的交叉通道,广袤的黄地皮与起伏的山脉丘陵在这里满目皆是——自然的雄丽和多元交融深深地根植在魏立刚血脉基因中。
大同郊野老照片
大同旧时城楼远眺老照片
韶光推移至二十世纪,这里优厚的煤炭资源授予了这座城市浓厚的重工业色彩——重型机车、铁路、钢铁煤矿工厂区、弘大的机器生产设备、滚滚浓烟比及处可见。在这样的地理人文背景下,魏立刚从小的视觉景不雅观就被统统有关于“大”、“雄强”、”重型“等的色彩所充斥着。这片故土最早为他种下了后期欲征服巨幅画面与建立辽阔心气的种子。
魏立刚祖、父辈一代的旧照
1964甲辰龙年的除夕夜,魏立刚出生在大同口泉镇。因此,他对有关于”龙“的元素都尤为敏感并常常在其作品中涌现。父亲魏秉衡是一位长于工匠的铁路工人,常常被委任卖力宣扬、壁报、汇演等文艺事情,网络的大量关于美术设计与字体的书本,这些都为魏立刚带去最早的艺术启蒙。他自小喜好字画,跟在父亲自后画大型壁报,1975年作品就曾揭橥在报纸上。
魏立刚百日留影
魏立刚5岁在父亲的《美术字新编》手册扉页留下的字迹
中学时期的魏立刚成绩名列前茅,梦想成为一名数学家,曾给华罗庚寄出信件的他从小对数理与几何有着深厚的情节,为后期创作致力于探究构造本身和抽象逻辑埋下了种子。多才多艺的评价一贯伴随了他的发展,在研讨数理的同时,他风雅的手上功夫也表现出极强的天赋,绘制大型壁报、研发机器等也组成了他的学生时期——跨学科背景自此时就已然初见雏形。1981年,魏立刚以精良的成绩考入天津南开大学数学系。
魏立刚初中毕业证书
魏立刚与姐弟及父母于1981年留影
STARTING POINT
天津 · 抽芽
不同于要地本地的人文景不雅观,天津这座沿海城市,自19世纪末,西方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交融就吸引了大量的知识分子与文人墨客在此旅居。这样一座文人气息秘闻浓厚的城市对付魏立刚来说无疑重新激活了埋在小时候的艺术种子。大三那年,魏立刚出任南开书苑主席,组织策划多个学生社团活动,并结识天津书法名家王学仲、孙伯翔、李鹤年等,由此浸润了古代诗词、金石篆隶等文人教化。王学仲是中国当代书法最早的倡导者之一,对其影响尤深。
魏立刚与老师王学仲
魏立刚与老师孙伯翔
在1985毕业那年,魏立刚在校园橱窗内举办了人生第一次个展,并从此毅然决然地选择踏上艺术道路——“不幸的数学失落去了你,幸运的艺术得到了你,艺术塑造了你,你刷新了艺术”南开室友毕业赠言。大学四年数学专业的演习,逻辑推理与剖析归纳思维得到大幅提升,后期创作中的跨理科背景也正式建立。
魏立刚与数专同学在展览橱窗前,1985
魏立刚1985岁首年月次个展自撰序言,已彰显他对艺术追求的决心,1985
魏立刚,《草篆-醉墨 平波》,国画色、宣纸,1985
EARLY DEVELOPMENT
太原 · 初期试验
魏立刚毕业后被分配至太原师范学校任教,并开始系统性地研讨傅山书法。在校任教期间,研习字画并与艺术界同行广泛互换并策划多个活动。在1980年代后期的逐渐由传统书法转型成为当代书法新潮的开拓性人物,完成了传统的金石石本的正统演习,并于1990年代初完成了书法篆刻的当代主义的前卫转型。
与山西省书协副主席朱焰、妻子郭幽兰在“魏立刚书法绘画篆刻巡回展”开幕上,太原南宫,1988
低廉甜头的展览约请函
画家冯长江和书法家田树苌到访师范住所
人生首个画册《魏立刚书法篆刻集》由山西公民出版社出版,1991
有名栏目《电视桥》制作的长篇专题宣布,1992
魏立刚首部个人记录片《溪庵 汾河宠你》首映式,1994
魏立刚,《渡舟》,墨、丙烯、宣纸,1990
EXPLORATION &PRACTICE
北京 · 中西探索与实践
1995年,魏立刚搬家至北京圆明园画家村落,成为职业艺术家并广泛打仗抽象绘画和国际当代艺术,积极参与和策划多个具有影响力的当代书法展。在京城的最初十年,魏立刚由书法系统转向与绘画性的图像对话,即由书法到书写的当代主义,接管当代主义的统统视觉形式。这一期间,他创造了一种“魏氏魔块”的风格,在一个方块的构造框架中作绘画性的书写实验。“魏氏魔块”的实验性在1980年代末即酝酿雏形,将方块构造看作一种汉字方块字的图像广义的普世构造。
旅澳艺术家张大我探访圆明园村落屋
魏立刚,《灯芯与巢》,墨、丙烯、鞋油、缝布,1995
魏立刚圆明园期间创作,《巴黎信函》,墨、丙烯、信封,11 × 24 cm,1996
魏立刚圆明园期间创作,《敦煌裂锦》,20 × 12 cm ,墨、丙烯、信封,1995
这一意义上,魏立刚的书法实验的重心在于一种书与象的关系,并超过书法作为文化的符号主义,将书法一种置于更为普世主义的视野,即“书统统象”。这一期间的以“魔块”为构造的“象”的实验,越出了传统的以自然之象的遐想框架,进入一个全领域的普世范围,即以统统象为象,以统统构造为构造。后者包括工业化的构造以及西方绘画的当代构造。
搬至北京酒仙桥住所,1996
与濮列平在酒仙桥开设中国首家当代书法画廊颂风轩,清华大学王乃壮老师到访,1996
魏立刚作品《藤萝》参展伦敦大英博物馆“惊人之笔:当代中国书法艺术展“并被收藏,2002
GLOBAL EXPANSION
环球 · 拓展征程
2005年,魏立刚得到亚洲文化协会(Asian Cultural Council)艺术大奖并赴纽约稽核创作,从此开启环球化拓展征程。在这期间,魏立刚越出了“魔块”阶段,转向羊毫的笔线实验,这是一个更广义的以羊毫的书写性为中央的线条实验,以传统的金石碑学的骨力和气运为内质,同时将线条的书写扩展至当代主义的线条,包括几何主义和表现主义的抽象形式的多点实验。这一期间的书写实验,将书法传统的“意在笔先”进一步赋以一种书写的当代内涵。
与ACC主席劳尔夫、副主席萨拉于纽约讲座后合影,2005
在美国抽象大师布莱斯·马登(1938-2023)画室,磋商东方线条、汉诗字句,进行三小时长谈并录制影像,2005
传统书法的“意在笔先”,以“卫夫人笔阵图”为例,每一笔划下笔的前瞬间,关键在意念上对自然意象的遐想以及气势的酝酿。魏立刚将传统的笔先之意扩展为以统统意念为意,他的这一期间作品常以天下各国的景地以及政治、历史事宜作为标题,由此作为笔先之意。
“植龛-魏立刚书象艺术展”,中国美术馆,开幕现场,2007
与时任中国美术馆馆长范迪安在美术馆长廊的展览旗帜下谈论布展方案,2007
魏立刚,《佛塔丘》,墨、丙烯、宣纸,2012
魏立刚,《魏州万生园》,墨、丙烯、宣纸,2016
在经历了从“魔块”到线条的两个阶段实验,魏立刚渐入佳境。2015年之后,他回归到了汉字书写的视觉本体,即“字象”。“字象”可以看作前两个阶段的合成,即在书统统象、以统统构造为构造、以统统意念为笔意,终极将这一进程的超越传统的当代性演习,在本体论的意义上,完成一种正脉探索的“字象”当代性。
文 | 朱其、魏红箫
PARTIAL EXHIBITION WORKS
部分参展作品
于大同火山群(中国境内著名第四纪火山群)黑山火山口创作的艺术家迄今为止最大规模,2500平米的巨型大地行为书写作品。
艺术家迄今为止最大面积的单字“龍”,共计42平米
魏立刚《龍》,土壤、清漆、刀刮布,600 ×700cm,2024
艺术家迄今为止最大尺幅的“魏氏魔块”,近30平米
请横屏欣赏全作
魏立刚《洞庭春色赋》、《中山松醪赋》,墨、丙烯、宣纸,250 ×1125cm
团队为美术馆主展厅设计的装置备选方案A
电影艺术记录片
艺术家重回儿时故地,昔日热闹非凡的口泉街已破败
儿时常光顾的东风戏院如今已被荒弃成废墟
原口泉镇政府
口泉站调度场
魏立刚火山口创作影像
魏立刚5岁时的涂鸦
更多作品
《魔块-垄》,丙烯、鞋油、贴布、木板,31 × 50 cm,1997
《从楼梯走下来的“刚”字》,墨、丙烯、纸,28 × 72 cm,2003
《栖园》,墨、丙烯、刀刻、纸板,75 × 54 cm,2010
《藏峰》,墨、丙烯、纸板,75 × 53 cm,2015
《禅-灯蕊》,墨、丙烯、宣纸, 250 × 125 cm × 2,2018
关于艺术家
魏立刚
1964年出生于山西大同,现生活事情于北京。首创书象派与国际书象学社,现任中国当代书法艺术学会副会长。魏立刚的艺术创作始于天津南开大学数学系就读期间,师承王学仲、孙伯翔等。先后主导发起策划多个意义重大的中国当代书法艺术运动展览、论坛、出版等。2005年荣获ACC亚洲文化协会年度艺术家大奖后赴纽约互换创作,后开启环球学术稽核驻留,其创出声誉海内外。他以艺术家、策划者、教诲者的多重身份致力于书写现当代性的视觉理论研究及东西方文化互换。
其四十余年的职业艺术实践关注探究东方抽象纯粹视觉性及本土文化复兴的义务,把“书写”拓展为对应宇宙万物、建构“构造本身”的艺术形式,打造一种基于汉字线条和空间构造的普世抽象措辞,为中国当代艺术中最早的个人视觉措辞之一。
。主要收藏机构包括伦敦大英博物馆、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美术馆、巴黎赛努奇亚洲艺术博物馆、洛杉矶郡立美术馆(LACMA)、西雅图盖茨基金会、旧金山当代艺术博物馆、爱尔兰皇宫、不丹王室、皮诺家族收藏、喷鼻香港艺术馆(HKMoA)等中外艺术机构收藏。
关于策展人
朱其
艺术学博士,著名艺术批评家、独立策展人,国家画院理论研究所研究员。曾任798艺术节艺术总监,在798创办海内首个当代艺术的跨学科课程“19层空间当代艺术高研班”。1990年代初从事艺术评论和策展,为中国最早的当代艺术的独立策展人之一,在九十年代策划了一系列主要的当代艺术展,参与建构了中国的独立策展系统编制,将当代艺术批评实践化。1990年代以来,撰写了一批有影响的艺术评论,推进了中国艺术批评的方法论的转型。由于对当代艺术批评的十几年来的贡献,2012年获《艺术》国际英文杂志第二届“中国当代艺术批评写作奖”。2000年至2003年期间,开始对70后艺术征象的研究、批评和策展,先后策划了“70后艺术:市场改变中国之后的一代”等展览,推进了对新一代艺术的关注,使中国年轻艺术家受到了艺术界和艺术市场的关注。2008年,由于批评中国艺术市场的功利主义,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反响,得到2008年中国批评家年会“年度青年批评家奖”、《美术报》2008年度中国美术界十大人物奖。从2017-2018年,策展了“前卫 上海——上海当代艺术30年文献展”,这是历时一年的大型展览,作为补充当代艺术地方史的项目,在艺术界产生了广泛关注和好评。
紧张著作:《新艺术史与视觉叙事》(湖南美术出版社2003年),《Video:20世纪后期的新媒介艺术》(中国公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朱其自选集》(北岳文艺出版社2015年),《重审水墨的当代性》(西泠印社出版社2019年),《艺术的话语政治》(纽约博登书屋2021年)。
关于策展人
魏红箫
独立策展人、北京GIO丝路华兴艺术中央合资人兼馆长。长期关注将艺术征象放置进更广维度的人类学、跨学科、灵性与宗教哲学等方向的个案研究。
纽约大学获艺术管理硕士学位及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艺术史/评论最大声誉学士学位。曾担当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央Lab 策展人,主导策划多种类的大型学术展览项目,包括”盤书:文字书写巡礼大展“、”瞬:韶光与万物的浸染力“ (GIO艺术中央,北京);“翰壑·双峰:井上有一 × 魏立刚对话展“ (养云国际艺术中央,上海);“图像的旋踵:一次关于媒介身份的研究” (UCCA Lab上海空间开馆首展);巴黎水新锐艺术家操持全国大赛;“瞬·鉴”艺术对谈栏目等。专攻艺术史/评论撰稿;艺术项目内容策划传播及艺术机构运营管理。
展期:2024.9.13-10.31
总策划:魏红箫
统筹:陈大同
展览地点:大同市美术馆山西省大同市平城区太和路508号 No. 508 Taihe Road, Pingcheng District, Datong, Shanxi
主理:中共大同市委宣扬部
承办:大同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大同市文化和旅游局国际书象学社、协办大同市美术馆大同市美术家协会W. L. G. STUDIO艺术大同、创作园地支持美与酒店
—— END ——
出品人:王成业
学术顾问:阴澍雨
学术主持:刘大石
特邀编辑:杨公拓 运营责编:刘 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