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从不缺少文化的根脉与土壤,本日的这座城市,新时期的文化正在为城市品质铺陈出更加壮美的亮色。
党的十八大以来,鄂尔多斯持续推进西部文化强市培植,文化活动精彩纷呈,文化品牌愈发闪亮,文化家当春潮涌动……来自文化文艺战线的濡养,既如静水流深,浸润着200万草原儿女的内心;又如战鼓擂响,勉励着文化战线迎风张帆追赶万紫千红的新时期。
“宜居家园 欢快村落庄”走进州里演出
《鄂尔多斯婚礼》
首届鄂尔多斯市舞台艺术电视大赛
为农牧民配送公共文化做事设备 杨荣
乌兰牧骑红遍“大街小巷”
2017年11月,鄂托克旗乌兰牧骑登上“2017中国(广州)国际演艺交易会暨丝绸之路国际剧院同盟年会”的舞台,征服了来自天下各地演出行业的专家级不雅观众“,一带一起上的乌兰牧骑”成功亮相天下;2018年1月,乌审旗乌兰牧骑赴德国参加由德国柏林主理的“中国文化中央2018年欢快春节”德国华人主题春晚《俏丽草原我的家》大型活动;2018年,泰国“欢快春节”大型文艺演出活动开幕式上,鄂托克前旗乌兰牧骑的演员们通过幽美的舞蹈和悦耳的歌声为现场不雅观众呈现了一场精彩绝伦的视听盛宴;2018年中秋佳节,伊旗乌兰牧骑队员走出国门,在斐济共和国都城苏瓦市进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精彩惠民演出……
而在全市8.7万平方公里的地皮上,时时处处都能看到乌兰牧骑的足迹,他们在牧区载歌载舞,他们在屯子助力脱贫,他们在社区辅导文艺演出,他们出学校、进厂区,他们行陌野、走城区,他们是鄂尔多斯高原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文化的风信子,随着一支支“赤色文艺轻骑兵”生动在鄂尔多斯高原,奔跑在世界舞台。他们耕耘生活沃土,做事牧民群众,通报党的声音和关怀,成为全国文艺战线的一壁旗帜;他们讲述中国故事,传唱中国声音,把“鄂尔多斯品牌”这张名片写进天下目光。
党的十八大以来,鄂尔多斯负责学习贯彻落演习近平总布告在文艺事情漫谈会和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主要讲话精神与给乌兰牧骑队员们的复书精神,勾引全市文艺事情者坚持以公民为中央的创作导向,树立佳构意识,攀登艺术高峰。先后出台了《加快推进乌兰牧骑奇迹发展的履行见地》,制订了《乌兰牧骑奇迹发展中长期方案》《全市乌兰牧骑考察评估管理履行细则》等配套政策,为乌兰牧骑奇迹发展供应了政策保障,市本级为每支乌兰牧骑安排专项惠民演出补贴资金45万元。市直属乌兰牧骑、准格尔旗乌兰牧骑、东胜区乌兰牧骑成功挂牌,并在全自治区率先组建了乌兰牧骑同盟,全市专业乌兰牧骑达到9支,推动组建成立了8支“法制乌兰牧骑”、27支“小小乌兰牧骑”。
同时,全市基层乌兰牧骑以“百团千场”“扎根草原·情系公民”“乌兰牧骑助推扶贫攻坚进村落巡演”等文化惠民演出助力脱贫攻坚,深入屯子牧区演出1000余场次,做事农牧民达80多万人,创作出歌曲、舞蹈、演出唱、小戏小品等多种艺术形式的作品40多件,源源不断地将党的政策和关怀送到千家万户、田间地头,有效丰富了基层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深受公民群众的喜好。
穷苦不谢绝文化,脱贫离不开文化,文化有助于脱贫。《2018年全市宣扬文化系统助力脱贫攻坚“六进村落”活动履行方案》出台后,在“赤色文艺轻骑兵”旗帜引领下“,弘扬乌兰牧骑精神,到公民中间去”基层综合做事活动热潮涌动,全市“草原综合做事轻骑兵”深入屯子牧区开展了理论宣讲、文艺演出、文化辅导、医疗、卫生、科技等集中做事活动,为打好打赢精准扶贫攻坚战凝聚精气神、集聚正能量。
当“赤色文艺轻骑兵”策马扬鞭再奋进,每一个足迹都蕴藏着一种荣光。7支乌兰牧骑,被评为自治区一类乌兰牧骑。乌审旗乌兰牧骑被自治区付与“乌兰牧骑建立60周年十佳乌兰牧骑”称号。杭锦旗乌兰牧骑获评第七届全国做事农人、做事基层文化培植前辈集体。
文化佳构铸就“精神地标”
2018年8月12日,在第34届中国哈尔滨之夏音乐会期间,由准格尔旗乌兰牧骑排演的漫瀚调音乐剧《牵魂线》,在哈尔滨国际会展中央环球戏院上演。苍凉空阔的漫瀚调加上憨实多变的蒙古族音乐元素,一个来自民风淳厚、蒙汉相融的黄河岸边的动人故事跃然面前,上万名不雅观众看后赞不绝口。
五年里,文化的种子在鄂尔多斯许多重大历史节点长成一片浓荫、开出一树繁花。它们宝贵地成为鄂尔多斯精神谱系里的一个又一个“地标”。这,便是文化佳构的力量。
不负时期,无愧公民。党的十八大以来,鄂尔多斯以改革创新引发活力,从传统文化汲取养分,持续深入履行了“十个一”文化工程,推动文艺创作从高原迈向高峰。
通过编撰一套鄂尔多斯百科全书、创建一批公共文化做事标准化示范地区和单位、打造一批群众文化活动品牌项目、培植一个鄂尔多斯文化信息资源大数据平台、造就一批产值千万元以上文化家当项目、每年创作一部精良舞台艺术作品、每年推出一组原创精良歌曲、每年扶持一组微电影、每年制作一部记录片、每年拍摄一部反响鄂尔多斯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电影或影视剧等10个项目,在全市文艺界掀起一股“创佳构、出佳构、树佳构”的热潮。
精耕细作之下,文化硕果压枝。鄂尔多斯诗歌那达慕,草原国际舞蹈嘉年华等品牌活动精彩纷呈、影响广泛,鄂尔多斯市被中国作协付与“中国诗歌之城”称号;全市新创剧节目50多台,新创音乐、舞蹈、曲艺等作品500多件,先后有6件作品入选参加了全区新创小戏小品展演,17件作品参加了第一届全区乌兰牧骑新人新作决赛,作品入围数量和获奖数量均为全区第一。5部作品得到国家艺术基金帮助,6部作品荣获第十一届自治区艺术“萨日纳”奖;乌审旗乌兰牧骑舞蹈《旃檀席热》、蒙古剧《黑缎子坎肩》荣获自治区“五个一工程”奖;杭锦旗乌兰牧骑蒙古剧《阿拉腾鸿达嘎》入选参加了全区首届蒙古语戏剧节;舞剧《库布其》在“第十届中国国际青年艺术周”“第十四届自治区草原文化节”上成功演出,并荣获草原文化节精良剧目奖;儿童剧《和谐四瑞》、蒙古剧《阿拉腾鸿达嘎》在蒙古国“格根木扎”国际戏剧节上荣获17项大奖;情景歌舞节目《美好家园》荣获首届全区农牧民文艺节目展演一等奖……
2018年,全市20多名精良创作职员深入各乌兰牧骑、乡苏木、嘎查及企奇迹单位、厂矿进行创作采风和生活体验活动,重点以“村落庄振兴计策”、三大攻坚战为主题,创作出50多件“接地气、传得开、留得住”的艺术作品。特殊是牢牢环绕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等重大主题,创作演出了《圆梦新时期》《这片草原》《牵魂线》《石榴红了》《千古情缘》《乌兰牧骑的热喜》《茫瀚巴拉尔畅想曲》等一批彰显时期特色、具有光鲜民族地域特色,深受群众喜好的精良剧节目。准格尔旗音乐剧《牵魂线》入选参加了第十三届全国声乐展演;鄂托克前旗赤色音乐剧《石榴红了》荣获自治区草原文化节精良剧目展演演出金奖,舞蹈《顶碗舞》《骑着马儿过草原》入选了第十二届中国舞蹈展演,为全区唯一有作品入选的盟市。
……
一批“喝采”又“叫座”的文艺佳构成为鄂尔多斯情暖天下、智动未来的“金名片”。
文化惠民扩大“幸福半径”
在鄂尔多斯,总有一盏灯为读书人而亮,“你阅读·我买单”、室内24小时自助图书馆等便民做事,为市民随时畅游知识海洋,供应了空想场所;鄂尔多斯市群众艺术馆公益性艺术辅导培训,让更多的普通百姓圆梦舞台;在庆祝自治区成立70周年,各种文艺演出、全民阅读、民族电影展映、字画展览等群众性文化活动多达200余项;在《联合国防治荒原化公约》第十三次缔约方大会开幕式接待宴会和高等别会议接待宴会、第六届国际库布其沙漠论坛开幕式、中国体育文化旅游展览会文艺展演等重大场合,一场场精心策划、完美演绎的文艺活动诠释着“鄂尔多斯温暖全天下”最闪光的内涵、最曼妙的风骨……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知足公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必须供应丰富的精神食粮。”
文化立世,文化兴邦,从文化惠民开始。
自2013年被确定为首批国家公共文化做事体系示范区以来,鄂尔多斯市夯实文化做事根本举动步伐,相继建成了一批标准化基层综合性文化做事中央,形成了覆盖城乡、布局合理、实用便捷的公共文化举动步伐网络,公共文化机构的"大众年夜众形象、做事能力和水平显著提升。全市公共文化举动步伐总面积达到164万平方米,人均0.78平方米。拥有文化馆、群众艺术馆10个,公共图书馆9个,注册博物馆(纪念馆)29个;苏木州里和街道文化站75个,嘎查村落综合性文化做事中央956个。鄂尔多斯市图书馆和群众艺术馆均为标准地级一级馆,鄂尔多斯博物馆为国家一级馆。全市广播、电视综合覆盖率分别达到99.3%和99.0%。有线电视用户数达29.2万户。全市直播卫星户户通用户达到15.7万户,地面数字电视用户达15.6万户。
全民阅读、文化信息资源共享等惠民工程深入履行;东胜区图书馆等5个单位被自治区命名为2015—2016年度全区基层文化十佳单位;康巴什国际创意彩灯文化节、村落庄文化节、少数民族业余文艺汇演、农人丰收节等群众文化活动和艺术遍及等各种普惠型群众文化活动发达开展;屯子牧区文化大院、文化户兴起壮大,群众自发组织的各种文化活动逐渐成为村落庄文化的一道亮丽风景……全市年均举办各种群众文化活动3000多场次,构建起“城镇10分钟文化圈”“屯子2公里文化圈”“牧区10公里文化圈”,基层群众文化得到感、幸福感更加充足,国家公共文化做事体系示范区和公共文化做事标准化试点地区培植成果进一步巩固。
2018年,全市文化部门深入开展文化惠民活动,推进优质文化资源向屯子牧区倾斜,助力“村落庄振兴”计策和“三大攻坚战”,全市举办“村落庄文化节”“百日消夏广场文艺演出”“农牧民文艺汇演”等各种群众文化活动1530余场(次),参与群众150多万人(次);百部千场电影下基层,放映162场,励志电影进穷苦村落295场。共放映757场次,不雅观众人数达5万人次;为脱贫攻坚注入历久活力。
2016年6月,鄂尔多斯市被列为首批国家文化消费试点城市,也是自治区唯一的试点城市。自入选试点城市以来,通过开通文化消费惠民平台,举办鄂尔多斯文化消费季等活动,文化消费逐渐成为全市新兴消费热点。鄂尔多斯文博会、国际创意文化大会等重点展会平台效应突出,文化、旅游、科技、体育等家当深度领悟,为鄂尔多斯文化家当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创新与发展,快马加鞭;保护与传承,马首是瞻。我市出台了《鄂尔多斯文化生态保护区培植方案》,为文化遗产保护奠定坚实根本;重点文物遗址保护得到加强,长城、古建筑、岩画等文物保护工程有效履行;鄂托克前旗“1+6”赤色培训教诲基地建成投入利用,成为全市乃至全自治区主要的革命传统和教诲基地品牌……到目前,全市共创造不可移动文物遗址点959处,列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4处、自治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5处、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2处;萨拉乌苏遗址被列入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立项名单中,乌兰木伦考古遗址公园被列入自治区级考古遗址公园。现有国家级项目6项,自治区级项目92项,市级项目180项;国家级传承人9名,自治区级传承人77名,市级传承人233名……鄂尔多斯正在传统的结晶里吮吸着源源不断的文化养分,为普惠于民掘开一座座新的宝藏。
五年的沧海一瞬,五年的创新精进;五年的初心守正,五年的铿锵实践。一个个详细而微的场景,构成了党的十八大以来鄂尔多斯生动丰富的文化景致;一个个愉悦心灵的瞬间,折射了以公民为中央的文化共享发展理念。
文化绘锦绣,无日不趋新。遇上好时期的鄂尔多斯文化文艺事情者,定当不屈不挠、以文化人,厚植文化资源,引领文化潮流,让整座城唱响文化的最强音。(文/图《鄂尔多斯日报》张晓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