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前夕,祠堂曾是沙隆中央小学的校址,之后它的前座和中座为沙滘小学,而后座则是沙滘中学的一部分,因此,祠堂避免了整体的构造性毁坏。
到2007年,历经百余年沧桑的陈氏大宗祠有不少地方已破坏:祠堂的地基涌现了不屈均的沉降,一些柱子和墙体倾斜,造成房顶的瓦片不规则裂开,引起雨水渗透入梁架,堕落了木料,因此,陈家祠的木梁也面临着变形开裂的险情。而1964年和1974年的两场强台风,更是将前座的屋脊和边角的灰塑等构件损毁。
为保护好陈氏大宗祠这一宝贵历史文化遗产,顺德区政府、乐从镇政府与村落民共同出资分期对陈氏大宗祠进行全面修缮,工程2008年9月动工,2015年8月竣工。
修缮紧张针对三方面问题(概括为:构造性破坏、改建严重、艺术构件破坏)。
一是宗祠构造上涌现的根本下沉、墙体变形开裂、屋面开裂下滑漏雨、木质构件开裂、腐烂和虫蛀等安全隐患。
二是室内加建、改建情形严重,毁坏了祠堂的室内布局和整体性。
三是陈氏大宗祠屋脊和墙体上的灰塑、梁架上的木雕、墙体上的砖雕等艺术构件遭受不同程度破坏。
“五大技能”供应修缮保障
基于以上原则,本次修缮工程采取了静压注浆加固地基技能、倾斜变形墙体修复技能、梁柱构造修复技能,古建筑灰塑保护修复技能、砖雕保护修复技能对陈氏大宗祠进行了全面的保护修复。
2018年10月,陈氏大宗祠重修落成仪式举办,大祠堂再现昔日盛景,古祠新生让人感慨,沙滘各姓氏乡亲,海内外华侨,港、澳、台同胞都踊跃返乡参加重修落成盛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