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欢的家庭底色是军人和公路人。
1988年,陈欢出生,其父亲是一名退役军人。
2012年1月,陈欢通过招考入职水城公路管理局,被分配到盘县公路管理北段事情,或许是由于父亲的影响,期间她认识了同在盘北段上班的丈夫,其也是一名退役军人,曾在2008年参加了汶川地震中北川震区的接济,2013年5月,他们组建了新的家庭。
缘分奇妙的是,她的公公和父亲同年从军并都同在云南省军区文山军分区,曾参加过“罗家坪大山战役”,而在新的家庭中,陈欢和丈夫、公公、婆婆都是公路人。

生活有时候总会有让人预想不到的事发生。
2015年12月,陈欢的公公因脑梗入院,彼时,陈欢身怀二胎。
后来,公公一度陷入病危,终极不能站立,生活起居都须要照顾。
两个年幼的孩子、一个生活不能自理的公公,家庭的变故,让那时30岁不到、同样都是独生子女的夫妻俩,担负起了家庭的重任。
而在那之后的8年韶光里,陈欢的公公多次入院,婆婆也患上了癌症。

家风正则行得正。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教室,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从小,陈欢的父亲把她当军人教诲,他虽然时常自嘲文化水平不高,但总是身体力行地做好每一件事,教诲陈欢要孝顺、自强、勤恳。
加上两位父亲的参战历练,这种军人的作风深植在了家庭的教诲中,形成了良好的家风,让陈欢和丈夫从小就有着遇事不退缩的勇气和正气。

行得正则做得实,陈欢的家庭成员对事情实、与人交往实,每一个家庭成员扛起的任务实。
公公生病的几年,婆婆担起了照顾他的大部分重任,生病的人总是脾气古怪,每当公公发泄感情的时候,婆婆总是哑忍着,这时候的哑忍是婆婆对公公满满的爱与任务,在婆婆毫无怨言陪伴公公的过程中,陈欢夫妻俩也学会了扛起身上的任务,花更多的韶光来照顾父母和两个孩子,放工回家晚饭过后、周未韶光,一家人会推着公公出去走走看看,让行动不能自理的公公也不要与世隔离,燃起对生活的希望。
在事情中,夫妻俩负责卖力,有干劲、有闯劲,负责的事情让他们得到了单位领导和同事的认可;在生活中,他们相互扶持,有酸楚、有温暖,家庭氛围其乐融融,得到了周围人的点赞。
生活虽给了这个家庭磨难,但也被他们打理得井井有条。

家风故事  水城公路治理局职工陈欢以诚相待 家庭生活才会温馨幸福

“得到这个名誉称号,我们这个家庭是幸运的,我们只是这成千上万类似家庭中被看到的那个,或许我们分外在既有着服从命令、严于律己、勇于担当的军人精神,也有吃苦刻苦、联络奋进、费力奉献的公路人精神。
”陈欢说道。

家庭成员彼此宽容体谅、相互谅解关心,在家庭生活中以诚相待,家庭生活才会温馨幸福、安定祥和,充满欢声笑语,才能让社会更加和谐稳定。
他们把从父母身上学到的良好风致身体力行,同时教诲好自己的孩子,用自己的言行去带动更多的人,传承了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发挥了模范带头浸染。

来源:水城公路管理局宣扬教诲科

编辑:周真明

一审:李佳凤

二审:赵明

三审:刘彤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