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信与裂痕

——2024第二季度艺术类图书盘点

20世纪初,随着中国艺术品流入外洋,西方掀起了中国艺术的热潮。
以“气韵生动”为代表的中国古代画论与彼时的西方思想潮流不谋而合,经历冈仓天心、劳伦斯·宾扬、喜龙仁等多位汉学家的转译,又经留学外洋的陈师曾、滕固、刘海粟等将不同的措辞译回中文,在多种措辞的覆信室中流动、循环。
艺术的关系,绝非一眼到底的纯澈透明,由于艺术的播迁本来就充斥着细微、繁芜、并行、错综的运动。
当本期书单作者之一科律格用“覆信”这一观点,指向东西方在理解中国画与各自艺术传统中的同频共振与回响,便显得贴切而真切。

中国作家网书单  2024年第二季度艺术类图书盘点

当杜拉斯作为电影导演接管访谈,“由于我要在作品外部瞥见和听见曾经仅在作品内部瞥见和听见的事物”,她如是回答“为什么要做电影”。
为了达成目的,她在电影中表现出对充斥着空洞、缺口和断裂的作品的偏好,在《迷途:杜拉斯谈电影》中,作家“让商业电影所呈现的故事产生裂痕,然后引入其他东西”的企图得到前所未见的抒发和表达——当符号的电影碎裂,一种拥有新的强度与密度的作品出身了。

——栏目主持人:杜 佳

《艺术批评入门》

作者:[美]克尔·休斯顿 张燕楠 译

出版社:南京大学出版社 出品方:折射集 出版韶光:2024年3月

这是一部关于艺术批评史、艺术批评哲学、艺术批评实践的实用概览手册。
通过真实历史与生动案例,由约翰·拉斯金、克莱门特·格林伯格、德尼·狄德罗、夏尔·波德莱尔……带你走入艺术批评及其方法论,透彻解读何谓“艺术批评”。

全书以平实可读的措辞,为对艺术批评领域感兴趣的普通读者先容了一种主要文体,是一部综合全面、丰富易懂的专业读物。
本书系统地梳理了从批评流派缘起到2000年以来艺术批评演化的历史,为读者供应了清晰的艺术批评领域的发展脉络;接下来分别磋商了一系列与描述、阐明和判断这三个紧张批评活动干系的详细问题;末了详细论述了构成批评话语的各种力量和决议;书中插入的附页用一定笔墨全面先容了干系思想,并提及了很多论争和趋势,正是这些论争和趋势的共同浸染,才使得艺术批评成为如此令人激动而又富于变革的文体。

《应物而祥:明清花鸟画的另类视野》

作者:朱万章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韶光:2024年4月

在传统文化语境中,花鸟被授予不同的吉祥寓意。
如牡丹寓意富贵;松鹤喻指龟龄;端午时节,将蜀葵、艾草、菖蒲、石榴花等置于门前或花瓶中,称作天中佳物,艾草、菖蒲等均有祛邪的功能;梅、兰、竹、菊一样平常称作“四君子”;松、竹、梅为“岁寒三友”;水仙、松枝、梅花、百合等合在一起,是为欢迎新年的岁朝清供图;朱竹既有辟邪、祝福之意,亦有“清风”与“超俗”的隐喻;菖蒲有龟龄之意,亦可辟邪。
柏树、柿子和快意在一起,便有“百事快意”之寓;九只鹌鹑在一起,常常有“久安”的隐喻;“猫”和“蝴蝶”同入画,便是“耄耋”,是祝寿的题材;“蜂”和“猴子”在一起,为“立时封侯”;稻穗插瓶,表示“岁岁安然”;红蝙蝠与幡旗,预示“洪福齐天”……

这些画作中,图案本身就反响了人们心中的愿景。
那么,“吉祥话”是如何转译成这些“吉祥画”的?作者对画作的解析既包含对文化源流的考证,也有艺术作品流传的信息,不仅磋商了画作的艺术和鉴藏代价,也梳理了祥瑞题材绘画的审美与民俗等影响成分。

《古典音乐界的亚洲人》

作者:[美]吉原真里 梁爽 译

出版社:上海文艺出版社 出品方:拜德雅 出版韶光:2024年4月

日裔美籍学者吉原真里从自身古典音乐演习的经历和自己的亚裔身份出发,对70多位亚洲(裔)音乐家做了访谈,并以此为根本,磋商了古典音乐在亚洲传播的历史、文化及其艺术形式的实质,稽核了亚洲(裔)音乐家在白人主导的古典音乐天下中扮演的角色,他们的种族、性别和阶级如何影响他们的职业经历、发展和造诣。

作者作为深耕过古典乐的女性学者,从相对“边缘”的视角,不雅观察古典音乐中的亚洲人,其磋商的焦点透过古典乐指向亚洲文化,由访谈展开的口述历史阐明与书写了既往被忽略和隐蔽的角度,因而显得弥足宝贵。

《覆信室:1897—1935年跨国的中国画》

作者:[英] 柯律格 梁霄 译 出版社:上海公民出版社 出品方:世纪文景 出版韶光:2024年5月

20世纪初,随着中国艺术品流入外洋,西方掀起了中国艺术的热潮。
以“气韵生动”为代表的中国古代画论与彼时的西方思想潮流不谋而合,经历冈仓天心、劳伦斯·宾扬、喜龙仁等多位汉学家的转译,在多种措辞的覆信室中流动、循环。
而留学外洋的陈师曾、滕固、刘海粟等人又将其从日语、德语、英语等措辞译回中文,并运用在学术研究和艺术实践中,进一步奠定了谢赫“六法”在20世纪中国艺术理论中的核心地位。

本书为艺术史学者、牛津大学荣休教授柯律格的全新中国艺术专著。
作者冲破迂腐单一的阐述,重探谢赫“六法”的古今思想史,谛听东西碰撞中“气韵”和“Rhythm”的跨国覆信,以环球艺术史的视角重新思考被形塑的“中国画”。

《电影,我略知一二》

作者:贾樟柯 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 出品方:空想国 出版韶光:2024年5月

“电影并不为你所希望看到的‘美’而存在,电影为触动人心而存在。
”《电影,我略知一二》是贾樟柯导演的电影学习条记,也是写给大家的电影通识课,共十七讲。
作者以经典影片为案例——对其影响深远的德西卡的《偷自行车的人》,诗意、脱俗、超凡地表现人类生存知觉的伊文思的《雨》,标志电影记录传统的开端的《火车进站》和《工厂大门》,被认为是科幻电影的先驱的《月球旅行记》,将电影“动”的魅力发挥到极致的卓别林的默片,散文式构造充满怀旧色彩的《美国往事》……将这些电影打动人心的奥秘细细剖开,从电影不雅观念谈起,主题包括:为什么要用长镜头,什么是电影的运动基因,怎么理解创新和背叛,什么是作者电影,电影是一种若何的措辞……等等。

阅读本书形同与作者一道思考电影的这些根本性问题,它们正是电影作为这个时期最主要的大众媒介的成因。

《摹神记:乔托与帕多瓦壁画艺术》

作者:[英]约翰·拉斯金 钟娜 译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出品方:纸上造物 出版韶光:2024年5月

类似于石友但丁在文学中的地位,乔托是中世纪末了一个画家、文艺复兴第一个画家,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期间的首创者,被誉为“当代绘画之父”,在绘画、雕塑和建筑等方面成绩颇深。
师从契马布埃十年后,乔托到罗马、那不勒斯、米兰等地绘制壁画,代表作有帕多瓦阿雷纳教堂壁画、阿西西圣方济各教堂壁画等,并设计佛罗伦萨主教堂钟楼(乔托钟楼),被付与“艺术大师”的称号。
1306年,正值创作顶峰的乔托移居意大利北部城市帕多瓦,创作了著名的阿雷纳教堂耶稣故事壁画。
他不仅创作壁画,并参与教堂设计,使壁画布局与教堂构造完美领悟。
这组湿壁画共有38幅,不仅在人物形象、情绪表达、空间场景和光影效果方面进行创新,并展现出一种独特的叙事手腕,看重作品的故事性和连贯性。
这组最能代表乔托艺术风格与造诣的湿壁画被誉为“14世纪意大利艺术的主要纪念碑”,至今仍保存完全,是帕多瓦小城入选天下遗产的核心。

19世纪英国著名艺术评论家拉斯金,逐一解读了这组湿壁画。
在本书总论中,阐述了乔托的平生经历(尤其是负有盛名的“乔托的圆”)与艺术造诣。
进而详细描述每一幅壁画,深度解读其艺术独到之处。
同时,大量引用大英博物馆珍藏手稿,林赛伯爵、瓦萨里、巴尔迪努奇等人的干系记载与研究,以但丁、罗杰斯、提喷鼻香、丁托列托、佩鲁吉诺、委罗内塞等哲人、墨客、画家为不雅观照,深入阐发乔托的思想、艺术不雅观。

《迷途:杜拉斯谈电影》

作者:[法] 玛格丽特·杜拉斯 著

[法] 弗朗索瓦·博维耶、塞尔日·玛热尔 编

袁筱一、袁丝雨 译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出品方:雅众文化 出版韶光:2024年5月

在一次关于《音乐》——杜拉斯作为电影导演的初期作品的访谈中,作家说:“我为什么要做电影?由于我要在作品外部瞥见和听见曾经仅在作品内部瞥见和听见的事物。
”但是除此之外,还有一个主要的缘故原由是,不想把瞥见和听见自己作品的权力交给他人。
本书收录了这位法国“左岸派”代表人物的14部电影干系手记、访谈录及3篇随笔,而此前,这些文稿和访谈录难以获取,也从未揭橥和出版。

杜拉斯一如既往用破碎、绝望但炽热的措辞,展现了在电影拍摄的当时当刻,对天下、电影和写作等艺术的思考,闪耀着智性的光辉。
她用电影延伸了写作。

《从兰亭到钟鼎:中国书法史探微》

作者:莫家良

出版社:上海字画出版社

出版韶光:2024年5月

本书选取北宋至晚清书法史发展过程中的多少征象进行剖析,反思传统书风的继续与演化,书法形制对创作的影响,典范的取舍,艺术风格与政治环境、社会心态、学术风气的相互影响等议题。
个中涉及宋高宗、王宠、钱坫、江声、邓尔雅等书史上或隐或显的人物在特定历史情境下的个人实践与创作取舍,以及《兰亭序》《淳化阁帖》等经典习书范本在不同期间文人创作中的利用情形等。

《藏经洞敦煌艺术佳构》

作者:赵声良 主编 敦煌研究院 编 出版社:浙江古籍出版社 出版韶光:2024年5月

本书为海内首次系统整理出版大英博物馆藏敦煌艺术品的著作。
收入103幅代表性的敦煌艺术佳构,涵盖唐、五代、北宋期间佛教绘画,内容包含五大主题:一是说法图、经变画;二是佛像、佛传;三是菩萨像;四是天王、力士、高僧;五是曼荼罗及其他。
敦煌研究院的专家学者对每件作品的内容、释文、风格特点、艺术造诣进行了详细讲授,吸取了国际上最新的研究成果,并对多件作品提出了创新性见地,对敦煌学研究起到了推动浸染。
本书由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敦煌的女儿”樊锦诗作序推举。

《肯尼斯·克拉克》

作者:[英]詹姆斯·斯托顿 吕婧 译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韶光:2024年5月

肯尼斯·克拉克,英国著名艺术史家、策展人、电视节目主持人。
他不仅在关于风景画与裸体艺术的理论研究方面有里程碑式的贡献,在艺术的大众推广方面更是起到了不可估量的浸染。
30岁时他出任英国国家美术馆馆长,第二次天下大战期间成功使馆藏在轰炸中得以保存,同时又实行“每月一画”等操持,使博物馆成为战役中抚慰、鼓舞民心的机制;1969年,由他主持的BBC艺术记录片《文明》在环球范围热播,开启了利用大众媒体进行艺术遍及的先河。
本书为克拉克的人生纪实,作者基于大量之前未曾公开过的档案,向我们详细先容了克拉克献身学术研究与公共奇迹的生平,更揭示了他独一无二的人格魅力。

《奏响吧,我的乐章!

作者:[日]反田恭平 竺祖慈 译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出版韶光:2024年5月

本书为钢琴家、乐团指挥、实业家反田恭平的自传,作者在书等分享了独一无二的人生经历和音乐生涯的主要节点。
书中表露的诸多事实,颠覆了普通人对音乐家生活的想象。
作者措辞亲和流畅,文章不失落诙谐感和悬念刺激。
日本作家堀川惠子在书评中阐发了这本自传之以是打动人的缘故原由——“作者没有摆出成功者的姿态,而是吐露内心的困惑,暴露薄弱的一壁,令人产生强烈共鸣。
所有在现实中奋力拼搏的人,何其相似。

《巴黎有座艺术桥》

作者:[法] 卡特琳·莫里斯 李珈仪 译 出版社:生活书店出版有限公司 出品方:新行思 出版韶光:2024年6月

“艺术和文学的历史也是人类的历史”,本书为法兰西艺术院漫画家院士卡特琳·莫里斯最受欢迎人文作品——艺术篇。
作者选用漫画绘本的形式,以轻松诙谐的笔触,将美术史上流派的兴起和更迭融于画家和作家的交往趣事中。

作者凭借深厚的学术积累和天马行空的画风,带领读者穿越一座诙谐的艺术馆。
在这个艺术馆里,画家和作家之间找到了联结,高冷的艺术评论和文学史变得前所未有的亲切,所有图画和文学都生动起来。
本书末了附有人物索引,书里提到的艺术家及其画作均可在个中找到来源,为进一步学习欣赏供应了方向。

《电影狂想:昆汀·塔伦蒂诺回顾录》

作者:[美] 昆汀·塔伦蒂诺

覃天、邱文浩 译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出品方:未读·艺术家

出版韶光:2024年6月

昆汀·塔伦蒂诺是当代最著名的电影人之一。
多年来,昆汀一贯在采访中称自己将创作一本关于电影的书,在他的这一首部非虚构作品中,昆汀从童年时期与电影结缘写起,对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好莱坞电影及电影人进行了深刻而锐利的评论,同时穿插了自己与电影密不可分的发展往事。
这是昆汀的私家片单,更是他的传奇人生。

锐利尖锐的评价、有时抛出的不雅观点、对人物和时期的明确划分,彷佛都是昆汀的抛砖引玉。
凭借着丰富的剧本创作履历,他在书中创造的那些画面、情节、场景,以及讲述的那些故事,虽然会像他的电影一样难免受到批评,但也引人入胜、令人着迷,内容远远超出副标题中“回顾录”三个字所能涵盖和激起的想象。

《理解漫画》

作者:[美]斯科特·麦克劳德 杨莎 译

出版社:新星出版社 出品方:新经典文化 出版韶光:2024年6月

《理解漫画》是美国漫画理论学家斯科特·麦克劳德的代表作,将漫画作为一种有效的媒介进行了阐发和思考。
作者通过诙谐诙谐的漫画系统地先容了漫画这一当代艺术形式的发展沿革、艺术措辞、表现手腕等,是一本向大众遍及漫画艺术的入门书。

在本书中,作者不仅提出一套完全的理论系统,更通过详细的事例论述创作漫画的详细步骤和办法,以笔墨和图画适可而止的组合,深入浅出地阐释了漫画艺术的独特魅力。
阅读时,读者不须要有任何绘画根本,乃至也不须要看过漫画,由于这本书本身便是漫画。
作者每次讲到新的漫画观点时,会将观点以漫画的办法呈现出来,让理论具有自我实践性,以漫画论漫画。

排版:肖 瑶

编辑:刘 雅

二审:张俊平

三审:王 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