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春,上海繁华地段的一家牛肉面馆悄然关门,门上贴着"停息业务"的告示。这家曾经熙熙攘攘的面馆,如今冷生僻清,仿佛被岁月遗忘。谁能想到,就在半年前,这里还是座无虚席,排队长龙绵延20多米。更让人咂舌的是,这家面馆的老板竟是赫赫有名的影视明星徐峥。
光阴倒流半年,2023年秋日,徐峥和妻子小陶虹的牛肉面馆刚开张时,可谓是风生水起。30元一碗的牛肉面,碗里的牛肉多得快要溢出来。食客们吃得满嘴流油,连连夸奖:"这么实惠的价格,这么大的分量,切实其实是天上掉馅饼啊!
"
徐峥开面馆这事儿,还得从娱乐圈的一股"开店风"提及。那阵子,明星们争先恐后地开起了餐馆。陈赫的"聚合庄"、薛之谦的"上上谦"、孟非和黄磊的"黄粱一孟",一个个名字听着就让人垂涎三尺。徐峥眼看着这些同行都在餐饮界大显技艺,心里也痒痒的。
一天,徐峥跟小陶虹闲聊,说:"咱们要不要也开个店?"小陶虹一听,眼睛一亮:"好啊,开什么呢?"徐峥想了想,灵机一动:"你不是最爱吃牛肉面吗?咱们就开个牛肉面馆吧!
"
说干就干,徐峥夫妇立马行动起来。他们在上海寸土寸金的地段选了个铺面,投资300多万元,装修、采购、招聘,忙得不亦乐乎。2023年9月1日,徐峥的牛肉面馆终于开张了。
开业第一天,徐峥特意叮嘱厨师:"牛肉一定要多放,让顾客吃得愉快,吃得高兴!
"这份诚意很快传开了。食客们惊喜地创造,一碗面里的牛肉竟然比面还多。女士们吃不完一碗,男士们吃完直呼过瘾。
口碑如野火般蔓延,面馆的买卖越来越火爆。最忙的时候,门口排队的人龙长达20多米。徐峥和小陶虹看店里忙不过来,也亲自上阵帮忙。顾客们看到大明星为自己端盘子、倒水,都以为新鲜又冲动。
然而,好景不长。随着买卖越来越好,徐峥夫妇开始琢磨起盈利的问题。小陶虹有天问徐峥:"咱们这么多牛肉,真能赢利吗?"徐峥一算账,创造撤除房租、水电、原材料、人工本钱,利润竟然微乎其微。
于是,他们做了个决定:将面里的牛肉减半,但价格保持不变。他们还见告做事员,如果顾客问起,就说之前是开业优惠,现在规复正常分量了。
这个决定很快引发了连锁反应。顾客们纷纭创造碗里的牛肉变少了,却还是要花30元。有人抱怨:"这哪是牛肉面啊,该当叫'寻肉面'!
"还有人说:"明星开的店便是贵,咱们还是回老面馆吃吧。"
徐峥夫妇起初没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直到有一天,他们创造厨房里堆积如山的剩余食材,这才如梦初醒。原来,顾客们已经用脚投票了。
面馆的买卖一落千丈,从熙熙攘攘到门可罗雀。徐峥这才明白,做生意和演戏是两码事。演戏靠的是演技,做生意靠的是诚信。失落去了顾客的信赖,再好的招牌也会倒下。
2024年3月15日,徐峥的牛肉面馆终极关门大吉。这家曾经红极一时的明星店,就这样成为了上海滩的一个过眼云烟。人们议论纷纭,有人惋惜,有人感慨,更多的人从中看到了一个朴素的道理:诚信经营,方能基业长青。
徐峥的牛肉面馆,从开张到关门,前后不过半年光景。这半年里,上海的街头巷尾见证了一个明星餐厅的兴衰起落。它的故事,如同一碗热气腾腾的牛肉面,喷鼻香味四溢却须臾即逝。
这段经历,对徐峥来说无疑是一次宝贵的商业课。从最初的年夜志勃勃到末了的黯然停止,他体会到了餐饮业的艰辛与繁芜。大概在未来的某部电影中,我们还能看到徐峥将这段经历搬上大银幕,用他善于的诙谐办法,讲述这个令人啼笑皆非的故事。
而对付上海的食客们来说,徐峥的牛肉面馆成了一个谈资。他们会说:"还记得徐峥那家面馆吗?开张时碗里全是肉,没多久就只剩汤了。"这个故事,或许会在很长一段韶光里,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话题,也成为明星跨界做生意的一个警示。
在快节奏的都邑生活中,徐峥的牛肉面馆如同一个短暂的插曲。它来得快,去得也快,却在上海这座城市的饮食文化长卷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