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视频平台的“漫改热”还在升温。

随着去年《少年歌行》《异人之下》等好几部漫改剧口碑收视双丰收,IP剧赛道彻底被平台方重视起来,大厂纷纭选择了头部的IP、资源和制作团队,加码“大IP真人剧”赛道。

雷报也密切关注干系行业动态,韶光来到玄月,暑期档告一段落,长视频平台年度大剧片单也陆续发布,这段韶光,又有新的漫游改IP真人剧开播,或者被提上日程。

而从详细情形来看,今年最火的IP真人剧,依旧是近两年率先突出重围的“少歌”IP剧集《少年白马醉东风》。
其他不少备受瞩目的大热IP真人剧集却并没有达到想象中的播出效果,例如“仙剑”IP真人剧《祈目前》、“狐妖”IP真人剧《狐妖小红娘·月红篇》、“盗墓条记”IP真人剧《藏海花》等剧集,在演员选角、剧情魔改、殊效制作等方面饱受争议。

12部漫游改剧已播最火的照样少歌衍生品授权是新前程么

那么,除了已经播出的剧集,还有哪些新的待播IP剧值得期待?另一方面,IP的衍生品热度也和真人剧的口碑挂钩,真人剧衍生品变现情形又如何?

12部已播,25部待播,“少歌”又火,“遮天”“斗罗2”等官宣

详细来看,雷报盘点了截至发稿日,2024年各平台已播漫改、游改剧的IP及参投公司情形(人工统计存在偏差),个中部分作品在双平台播出,因此各平台实际上新漫改剧共计12部,其余,还有至少25部剧集待播或者预备中。

优酷方面,2024年推出的新剧不多,走的是稳扎稳打的佳构化、优质化路线,并且已经将其核心的“少歌”IP运营成了动画、影视等方面多点着花的头部IP系列。

“少歌”系列真人剧《少年白马醉东风》于2024年7月19日正式开播,由优酷和不可能的天下影业出品。
据悉,该剧集开播前就在优酷站内得到了超过600万人预约;电视剧正式播出后,其作为《少年歌行》的前传故事,又一次成功还原小说剧情,为不雅观众展现了上一辈的意气少年江湖画卷。
灯塔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少年白马醉东风》的播放量已经近13亿。

另一方面,优酷待播、预备中的剧集和IP也十分“重磅”。
除了此前就传出要真人化的“少歌”系列《暗河传》,以及《灵笼》《镖人》《师兄啊师兄》《异人之下之决斗!
碧游村落》(异人之下2)等剧集;在2024优酷年度片单中,还官宣了B站国创区头部IP《凡人修仙传》的真人剧,漫画《当神不让·前传》的漫改剧《当神不让》,一集Netflix出品的两部“镇魂街”IP剧集《镇魂街之热血再燃》《镇魂街Ⅲ》。

腾讯方面,今年的两部“仙剑”IP续作“扑”得有些惨烈。
最近的8月26日,腾讯新播出了大热IP“盗墓条记”系列的真人改编剧集《藏海花》。
根据官方数据,《藏海花》是腾讯视频开播最快破20000的探险剧。

然而,这份热度基本还是由原著粉丝带来的,详细到口碑方面,“稻米”们也在“边看边骂”,该剧集从官宣开始就由于演员选角不贴合原著而受到争议,在剧情设计上,又由于叙事构造问题,显得故事连贯性不敷或者略显疲塌。
总而言之,这一部“盗墓条记”系列作品也没有赢得与IP热度匹配的口碑。

在腾讯视频公布的鹅厂2024年大剧片单中,有新的漫改剧亮相,例如,由腾讯视频和灵河文化共同出品的《斗罗大陆2》真人剧;同样改编自腾讯头部动漫IP的真人剧《完美天下 第一季》,出品方为腾讯视频以及动画制作方万维猫动画;以及改编自常盘勇者的同名漫画的武侠笑剧《侠客行不通》,由腾讯视频、和美传媒、银河酷娱共同出品。

同时,还有许多已经动画化的头部小说IP被改编真人剧,例如改编自玄色经典IP、由腾讯视频、新丽电视、Rinx文化传媒共同出品的《哑舍》,还有《三体2-阴郁森林》《三体:大史》等;此外,还有刘慈欣IP《村落庄西席》,以及番茄小说头部IP《旬日终焉》等作品的真人剧。

爱奇艺方面,今年在漫改剧赛道势头也很足,但已播剧集成绩并不亮眼,爱奇艺、光芒传媒共同出品的作品《大理寺少卿游》算是个中口碑不错的作品。
但上半年改编自大热头部IP的《狐妖小红娘·月红篇》《仙剑四》还有《炎火》(《炎火之武庚纪》)都没有达到预期口碑,乃至《月红篇》还受到了不少原著粉丝的声讨。

去年,爱奇艺就一口气官宣了3部改编自头部女频IP“狐妖小红娘”的真人剧《狐妖小红娘·月红篇》《狐妖小红娘·竹业篇》《狐妖小红娘·王权篇》。
原来由爱奇艺与腾讯动漫、恒星引力共同出品,在阅文收购腾讯动漫后,出品方变成了爱奇艺、阅文影视、恒星引力。
目前,《竹叶篇》《王权篇》还没有播出。

其余,根据爱奇艺最新,此前已经动画化、改编自出发点白金作者辰东作品的《遮天》也要做IP真人剧了,该项目在2016年就官宣启动,直到今年4月的爱奇艺天下大会上才正式亮相,由爱奇艺、华策集团克顿传媒共同出品。

B站向来不太参与影视剧之争,今年6月,《光阴代理人》改编的同名真人剧正式开播,只管选角有争议,但口碑尚可,目前播放量已经破2亿;其余,B站去年还官宣了《风灵玉秀》IP改编剧,这两部作品都是B站国创区的头部原创IP。

此外,根据雷报不雅观察,在华谊兄弟2024年半年度报告中,唐家三少的另一部小说《大龟甲师》的真人短剧也进入开拓阶段,估量2024年第四季度上映,或公司根据实际情形另行调度。
事实上,早在2017年炫世唐门就在官方微博公开过《大龟甲师》影视化的,但这一剧集直到今年才终于提上日程,目前导演和演职职员依旧待定。

同时,经典游戏《地下城与勇士》也被改编成了真人剧,由阅文短剧、华谊兄弟火剧出品,温州影业联合出品,目前已经进入后期制作阶段。

IP改编真人剧如何冲破“魔咒”?衍生品授权不易?

可以看到,如今大多数IP真人剧都开始走“系列化”的路线,例如口碑最成功的“少歌”IP系列,一口气官宣三部的“狐妖小红娘”IP漫改剧,Netflix一次参投两部的“镇魂街”IP漫改剧,以及动画、电影、电视剧多线着花的“三体”“一人之下”IP,等等。

但值得把稳的是,“系列化”路线并不好走,前作的好口碑令不雅观众对后续作品的哀求更严格,而前作口碑不佳,也会影响后续的内容改编方向。

就拿以目前游改、漫改剧数量最多的IP举例,《仙剑奇侠传》IP在口碑最好的两部经典剧集《仙剑奇侠传1》《仙剑奇侠传3》两部后,其他剧集可以说是改一部“扑”一部,接连达不到预期的作品,让不雅观众对IP真人剧的激情亲切也有些降温。

《盗墓条记》IP系列也“命途多舛”。
目前,该IP已经有超8部电视剧或电影作品,包括2015年的季播剧《盗墓条记》,2016年的电影《盗墓条记》,以及后续的剧集《沙海》《终极条记》《怒海潜沙&秦岭神树》《重启之极海听雷》《云顶天宫》,再到2024年的《藏海花》,而这个中,在原著粉丝间风评尚可的作品,也只有《沙海》《终极条记》《重启之极海听雷》三部,别的作品在粉丝间都没有得到足够的口碑及认可度,更别提想要“出圈”了。

从这些作品里,也不丢脸出国产IP改编真人剧的硬伤,除了选角争议,还有殊效制作水平不足、剧情魔改和角色塑造不佳等一系列问题。
归根结底,还是回到了IP改编的经典命题——“迎合大众”还是“尊重原著”?

只管在市场感知上,游改、漫改剧越来越多,“破圈”却真的很困难。
纵不雅观今年“扑街”的几部大IP真人剧,再比拟热度较高的《少年白马醉东风》等热门作品,一定程度上能够创造,把握好“垂类受众”,比起努力迎合国民市场,彷佛更随意马虎成功。

动漫、游戏IP自带较强的圈层属性,普通来讲,便是与影视存在“次元壁”。
在真人剧推出时,不雅观众下意识就会比对剧情、演员形象与原著设定是否相似,如果有出入则会产生抵制感情;只管有些真人剧能够凭借后续内容纠正这种“先入为主”,但IP改编剧普遍“低开”,已经是不争的事实。

因此,与其为了迎合大众而“魔改”,保留原作精髓,捉住IP原来的目标不雅观众群,或许更易打造“爆款”。
毕竟,如今Z世代成了消费主力军,其与动漫、游戏IP的受众本就有极大一部分重叠。
从这一层面上看,“国民级”IP真人剧或许并不是当前市场的刚需,这些IP原著本身的受众就代表了极强的影响力以及消费力。

在内容之外,近年来,各大长视频平台都在探索剧集衍生品授权变现路径。

阿里影业打造的阿里鱼“造点新货”众筹平台以及“锦鲤拿趣”品牌便是影视剧衍生品开拓的主阵地之一。
阿里影业在7月发布的2023/24年度报告中表示,拿趣已经与逾40部影视内容结合,包括优酷的独播剧《长月烬明》《安乐传》、爱奇艺的独播剧《莲花楼》、腾讯的独播剧《玉骨遥》等。

个中,《长月烬明》的衍生品是相对较为成功的授权案例之一,其在阿里鱼\"大众造点新货\公众平台上众筹的衍生手串,在项目上线短期内超过千万发卖额,官方Q版手办则月销6000+;《莲花楼》剧集衍生品项目上线期间,两个月内发卖额超过500万元;在腾讯视频4月公布的腾讯IP授权榜单中,《玉骨遥》在授权品类和数量上的表现都名列前茅。

今年播出的IP改编真人剧中,《狐妖小红娘·月红篇》是IP授权做得较好的案例,爱奇艺在Q2财报中提到了剧集IP授权成绩,表示《狐妖小红娘·月红篇》创造了爱奇艺原创剧集IP授权收入历史新高。

详细活动以及产品方面,据雷报不雅观察,爱奇艺上线了《狐妖小红娘·月红篇》官方正版收藏卡;造点新货平台上推出了《狐妖小红娘·月红篇》的手串、徽章、手机链等系列周边;泡泡玛特推出的《狐妖小红娘·月红篇》系列盲盒手办在天猫旗舰店内有300+的销量;联名方面,6月,茶百道与《狐妖小红娘·月红篇》联动,推出打卡店以及联名饮品。

目前口碑最好的《少年白马醉东风》也有不少授权案例,8月与快乐番薯推出的联名饮品和周边,以及与华莱士推出的周边套餐等活动被“少白”粉丝津津乐道;阿里鱼造点新货平台上的周边手串、棉花娃娃、徽章等产品持续发卖中;昨日,hitcard出品的官方影视收藏卡上线,剧粉也纷纭在社交媒体分享拆卡心得。

除了这两部作品,其他IP真人剧的授权衍生品却没有什么“水花”。
腾讯视频草园地旗舰店中,《祈目前》《又见逍遥》《藏海花》等周边产品,除了“流量小花”虞书欣的亚力克挂件卖得不错以外,其他产品的销量都屈指可数;与此同时,从更现实的层面看,今年播出的绝大多数IP真人剧,由于剧集本身的热度不达标,乃至都没有进行衍生品项目的开拓。

而究其根本,IP原著粉丝不愿意为剧集“买单”,是个中的一个主要缘故原由。

这一定程度上也反响了IP漫游改剧的变现困境。
首先,IP真人剧本质上也是影视剧的一环,纵不雅观近年来衍生品卖“爆”的影视剧集《长月烬明》《莲花楼》,还有今年与喜茶的联名活动火出圈的《庆余年2》等IP,都有一些共同点,首先,是内容和剧情本身“扛打”,出圈度够高;其次,是演员够“顶流”,粉丝消费力可不雅观。

比较之下,IP真人剧想要做出口碑,提高还原度,首先就要面临着难以打破“次元壁”的问题;另一方面,目前出演漫改、游改剧的演员,绝大多数都是一些演艺圈的新人,或者二三线演员,并没有足够的“流量”根本。

最致命的一点是,IP原来的消费群体和演员粉丝圈层之间,实际上并没有较高的重叠度,这就导致IP消费者更乐意为原著IP买单,对剧集周边激情亲切不足;而演员粉丝并不局限于单一作品,对IP没有足够忠实度,自然也形成不了可不雅观的购买力。
这也是IP漫改剧衍生变现的无奈之处。

但也不用过于悲观,至少从目前看来,国产漫改剧家当起步较晚,并没有发展成熟,还须要连续打磨;而随着各大平台的国漫竞争进入“白热化”,漫改剧的潜在市场也是相称可不雅观的。

IP真人剧的最优解究竟是不是迎合“垂直受众”?IP剧商业化变现真的无法“破局”吗?或许各大平台在持续地试错和打造爆款的过程中,终极能够找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