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将是大变天的一年,所有人的财富将在这一年之后被重新分配。
如果你看不懂,很多人凭运气赚到的钱将在接下来凭实力输掉万亿元特殊国债的发行。
房价到底有什么影响?

先看一下中国轰轰烈烈的房地产发展史。
国家的住房可以作为商品买卖是1988年开始的,1992年是一个春天,这首歌唱的便是深圳房地产的春天。
停滞住房实物分配,实施住房分配货币化是1988年高层发文确定的。
这个时候上面的大方向便是房地产作为经济的支柱家当。

而房住不炒是2016年12月中心经济事情会议提出来的。
房价全国性的由涨转跌的拐点是2021年。
在2021年我和当年打工的老板说房价肯定会跌的。
当时在琶洲的酒吧街看着猎德大桥饮酒,老板一脸不屑的眼神看着我说房价会跌怎么可能?

再和大家讲一个朋友的亲自经历。
1998年来广州,当时这个朋友是1995年以8000元每平的价格在本日的广州东圃买的房。
1998年认识他的时候房价已经跌到5000元每平了,到了2003年跌到了3000元每平,他叫苦不迭。
我敢和老板打赌的底气就来自于1995年到2003年广州房价的低落趋势。
这仅仅是广州,不代表全国,全国并不同步。

本日广州东圃的屋子多少钱一平?该当是4-6万每平,最高的时候到过7万每平。
有住广州东圃的朋友可以在评论区进行纠正。

2024大年夜变天之一顶层设计 去库存

很多人为什么以为房价不会跌?一种是2003年后才参加事情的人,另一种是年事一大把但在2003年之前不关心房价的人。
还是以广州东圃举例,看几个韶光节点。
1998年房地产作为支柱家当一贯到2003年房价跌到底,这中间的韶光间隔是5年。
2016年提出房住不炒,2021年房价由涨转跌,韶光也是5年。
我不是专家,也不做预测,经济政策从提出到市场达到效果的滞后期至少在过去是五年,未来会不会是5年我不知道,你们自己想。

很多人老说国家定的政策有什么用,你说房住不炒不还是在涨吗?他恨不得第一天出政策,第二天市场就达到目的,这就叫政策效果显现的滞后性。
不是政策没用,是韶光没到。

韶光节点说完了,我们再来说2024年为什么是大变天的一年?以前房地产是保增量、保房价,现在是去库存。
别看现在又是降利率、又是降首付比例、又是国家出面收购存量房,这都是去库存。
现在全国存量房包含未出售新居和空置的二手房,到2024年3月大约是26亿平方。

这个数据不同,统计口径可能不一样。
按人均100平方算,能住2600万人。
我们一套屋子不止住一个人,一样平常住3个人,那这个存量可以住7800万人。
我们就算刚需人群是20年前出生的人,而2004年中国的出生人口是1588万人,叨教住的完吗?刚需严重不敷。

还不说这1588万人中有多少是有购买力的?这次央行拿出3000亿,再加上再贷款的5000亿,你以为这8000亿能够买多少平方的存量房?由于各地的房价不同,这个不好算。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作为地方国企或者当地的城投公司,一次性买你几百套上千套房。
比如重庆今年2月就收购了4207套屋子,你以为会按你现在看到的房产中介那里的价格成交吗?还不把价格往去世里砍。
可以说他们是各房地产公司目前唯一的大客户,而且还代表了官方绝对拥有超强的议价能力,肯定会以打骨折的价格成交。

然后作为保障房,你想一想,你这个屋子卖3万一平,边上同地段的国企收购往后拿来做保障房的才1万多一平,那你这个3万多的屋子要不要贬价?就算降了还有第二个城投国企这样的客户吗?

在保房价和全面振兴中国经济的大局势前,国家已经明确给出了旗子暗记,完全的制造业家当链、高端制造业、高科技行业才是经济发展的优先选项。
房地产优先的时期2016年就已经官宣结束了,现在国家对房地产的处理便是善后而已,不肯望涌现快速下跌,影响金融体系和其他家当,毕竟很多人的财产都在屋子上。

如果没有认清官方的顶层设计,以前由于房价上涨创造的财富神话将会如浮云一样平常随风飘散。
当然除了官方的顶层设计,社会现状也是主要缘故原由,这个社会现状便是城镇化率的变革。

下一个视频给大家讲城镇化率和房地产的关系。
关注森哥,和你谈古论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