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小城常熟,历史悠久,人杰地灵。
明代墨客沈玄在《过海虞》中写道:“七溪流水皆通海,十里青山半入城。
”小城山水明秀,风景幽美。

城内到处小桥流水,一派江南水乡风情。
古典园林玲珑精细,古色古喷鼻香,常熟是一座宜居的江南古城,也是一座著名的旅游城市。

常熟人爱喝茶是出了名的,虞山山麓、宁静窄巷、公园树荫下,都能看到喝茶的百姓。

哪怕是带庭园的人家,在前庭后院,摆上桌椅,泡上一壶茶,与三五好友边喝边聊,那是最好的休闲办法。
抑或是坐在自家的茶几旁喝茶,心境也顿时变得澄明起来。

常熟这条宁静古朴的巷子里隐匿着一家文雅茶肆68元一位值吗

最近,秋嫣来到虞山南麓阜成门外的山前坊拍摄。
这条街巷宁静古朴,险些看不到行人,偶尔看到几个老人在墙角晒太阳谈天。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条狭长的街巷里竟然隐匿着一家小巧文雅的茶肆。

秋嫣无意间途经时,一眼就看到一壁低矮的白墙,右上方写有“茶禅一味”四个清秀的大字。
下面伫立着一块山峰形状的青色石头。

左边挂着竹帘,上面“禅”字的末了一竖长长的、弯弯的,好似袅袅水雾环抱升腾。
下面有一只石缸,墙角还栽种一株不雅观赏植物。
觉得这茶肆宁静文雅,又禅意浓郁。

秋嫣好奇地走进古色古喷鼻香的茶肆,先在表面不雅观赏了一番。
望着“茶禅一味”这四字,想起这个典故源自赵州和尚那句著名的偈语——“吃茶去”。

实在,咱们常熟人把“喝茶去”也叫做“吃茶去”,吃的实在不仅仅是茶,还有风景。
品的不仅仅是清茶,还有清雅的心境。

宋代高僧圆悟克勤以禅宗的不雅观念和思辩来品味茶的无穷奥妙,挥毫写下了“茶禅一味”,其真迹被弟子带到日本,现珍藏在日本奈良大德寺,作为镇寺之宝。

墙上的“茶禅一味”四字,感想熏染到主人有着高雅的品味。

往里走,一条古韵盎然的走廊。
阁下是一垛竹篱墙,显得古朴素雅。
走廊尽头的白墙上,几行行书洒脱流畅,如行云流水般,看着舒畅。

连续往里面走去,看见一方小庭园。
有面中式圆形门墙,叫景墙。
下面用小假山堆砌,两旁绿植点缀。
秋嫣好似来到了一座古典小园林,雅静的氛围让人喜好。

冬天,树木花草凋零,看着有些冷落。
白墙上写有“禅”字,方寸之间,古韵犹存,禅意浓浓。
真是一砖一瓦之间皆品味,一步便是一景。

走进里屋,没看到茶客。
但室内灯火通亮,装饰文雅。
吧台上,绿植繁茂,鲜花簇拥,玻璃茶杯摆放整洁。

茶肆比较宽敞,中间放置了一张长条形的原木桌椅,左面是新奇的网格墙,摆放着各种各样的的茶具。
茶具形状互异,颜色缤纷。

窗台上的花瓶里插着鹅黄色的蜡梅花和绯红枫叶,红黄相映,色彩绚丽。
主人还别出心裁,用蒲扇、茶具、台历等物件作装饰品,看起来很有品味。
蜡梅的花喷鼻香清新淡雅,氤氲着整间茶肆。

窗外庭园里有株低的矮蜡梅树,遒劲的树枝上开满了黄色小花,姿态幽美,芬芳迷人。
蜡梅花瓣润滑透明,像琥铂似碧玉雕成,冰清玉洁,使小庭园更显得雅美。

墙角有一处雅座,也是原木桌椅。
在橘黄色灯光的映照下,以及绿色龟背竹的映衬,这里给人温馨、舒畅的觉得。

这家茶肆因没茶客,显得空落落的。
有个中年女子在打理,她为人激情亲切,见我在拍摄,连忙开灯,问我拍得清楚吗?还把放在桌子上的衣服拿走。

秋嫣边拍边听她先容:这家茶肆是由老旧楼房改造的,每位茶客茶位费是68元。

茶的品种很多,有大红袍、普洱茶、碧螺春等,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
还供应当季水果和零食。

室外的小庭园里同样摆放着几张小方桌,看起来相称清宁静雅。

茶肆后面便是虞山,在庭园里就能看到虞山葱郁的山棱,真是安静惬意之地。

冬天的午后,徜徉在暖阳下,端一杯暗香扑鼻的绿茶,背倚虞山,心向朝阳。
与三五好友,品茗叙谈,不亦乐乎。

故有姜太公隐居虞中,今有天涯人容身庭院,经由改造的这座茶肆,给繁忙的都邑人们带来了一片净土。

这家山前坊的文雅茶肆,你打卡过吗?68元一人,你以为值吗?评论区分享一下吧。

关于作者:秋嫣旅行,是一名江南女子,“俏丽常熟”星推官。
热爱旅行,喜好写作,乐意分享旅途中的美景美食,喜好就关注@秋嫣旅行

#江山如此多娇征文大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