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9日广州市高质量发展大会提出,要全力推动南沙开拓开放、东部中央加快培植,优化提升“三脉、三轴、三核”城市空间格局,以高质量“南拓东进”打造重大平台,持续强化城市中央枢纽地位,共建高端资源汇聚的新广州。
在武断“南拓”“东进”重点方向根本上,广州正以“湾区-流域”更广阔的计策视野,聚“狮子洋-伶仃洋”南拓,拥“珠江-东江”东进,形成纵向引领“黄金内湾”,横向促进广佛莞一体、南中莞联动的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引擎。一场以城市发展计策推进中国式当代化广州实践之战已经打响,加快培植出新出彩的中央型天下城市。
南沙港四期码头。图/广州日报新花城 吴子良
两洋南拓:“未来发展核”擘画湾区枢纽新蓝图
狮子洋、伶仃洋,一起向南,广州融入环珠江口100公里黄金内湾,“未来发展核”的宏伟蓝图正在逐渐变为现实。
在粤港澳大湾区拥抱“黄金内湾”的新态势下,向海“南拓”是广州的主要计策方向。共建高端资源汇聚的新广州,则是“南拓”的终极目标。面向2049,广州提出培植中央型天下城市愿景,推动构建“三脉”传承发展、“三轴”领悟互动、“三核”联动发展的空间格局,南沙位于“三轴”之一创新活力轴的南端,是“三核”中的“未来发展核”。
位于广州最南端出海口的万顷沙南部片区,南沙全民文化体育综合体正从一片滩涂上拔地而起,“一场两馆”已初见雏形,周边新建的7条市政道路和11座新建跨河涌桥梁也在紧锣密鼓地推进之中。未来,这里将成为粤港澳乃至全国各地进行文化体育互换的主要平台。
这是11月28日拍摄的深中通道伶仃洋大桥。新华社 邓华 摄
南沙全民文化体育综合体向南不敷三公里的海面上,超级工程深中通道培植已进入全面冲刺阶段,今年年中,广州、深圳、中山三地将在万顷沙互通桥实现牵手,南沙将一步踏入珠江口东西岸协同发展的高速时期。
汇聚高端资源,厚植创新生态。“湾区之心”南沙是广州高质量发展的主要支点,狮子洋增长极则为广州南拓供应“中继”支撑。把握深中通道建成通车的机遇,南沙万顷沙南部片区正加快谋划培植生物谷、数字谷、康健谷,打造广深家当领悟示范区。
大科学装置、高端创新科研机构、天下一流研究型大学、科技成果转化区域……南沙作为广深港、广珠澳“人字形”科技创新走廊的交汇点,创新资源加速汇聚,科创动力加速开释。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 苏俊杰
牢牢拥抱新的“科学的春天”,南沙科学城总体发展方案获省批复履行,天下一流科学城的梦想正在南沙着花结果。逐梦“空天”,广东空天科技研究院专业孵化器——空天创新谷于2023年底在南沙科学城明珠科学园揭牌,中科宇航、吉利航天不久前成功完成了发射操持,南沙在我国商业航天版图上霸占主要一席之地,助力广东打造全国商业航天“第一极”。探索深海,冷泉生态系统大科学装置可研获批,环球最前辈大洋钻探船成功试航。发挥“立足湾区、协同港澳,面向天下”的浸染,一系列承载大湾区科创家当未来的主要项目、重大平台正在南沙建成,从“湾区地理几何中央”向“湾区交通中央”和“功能枢纽中央”转变的态势已明显显现。
广州南沙灵山岛尖(资料图片)
天下资源加速在南沙汇聚。《南沙方案》等政策不断落实,省南沙工委事情机制高效运作,国家三部委出台支持南沙放宽市场准入15条,《南沙条例》三大先行启动区培植全面提速,15%企业所得税优惠等重大政策减免税额超8.5亿元,港澳企业投资总额超千亿美元。大力发展临港经济,打造大湾区无人体系家当基地,数据显示,2023年南沙汽车进出口额增长3.9倍、跨境电商进出口值全国第一,外贸进出口规模全市第一,综保区获评全省唯一A类保税区。中国企业“走出去”综合做事基地获国家发改委授牌运营,已引入首批100家专业做事机构,构建国际一流的企业跨境投融资综合做事体系。大湾区科学论坛、天下媒体峰会等重大国际会议让天下目光汇聚“湾区之心”,南沙正成为环球不雅观察中国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最佳窗口之一。
新的一年,以面向天下之名,奔赴星辰大海之约。南沙正同心协力激活高质量发展“一池春水”,擘画湾区枢纽开拓培植新蓝图。
两江东进:“当代活力核”崛起
珠江、东江,奔驰向东,近九百平方公里的广州“当代活力核”正在崛起。
广州2049城市发展计策提出“两江东进”计策,黄埔、增城两区联动培植广州东部中央,方案范围896平方公里(黄埔308平方公里,增城588平方公里),从而谋划向东延伸形成发展纵深,强化穗莞惠区域联动。
增城石滩大桥。图/广州日报新花城 高鹤涛 通讯员 增宣
根据《广州东部中央总体方案》,未来东部中央将形成“一带四轴,双城三片”的总体空间构造。个中,“一带”为延续“两江东进”发展动能的珠江-东江高质量发展带;“四轴”为承接广州活力创新轴形成的科城创新轴、海丝智造轴、喷鼻香山智造轴、增江创新轴,统领两区创新协同与分工;“双城”为海丝城、东江城,突出当代做事业功能,共同作为东部中央的核心城区;“三片”为科学城片区、南喷鼻香山片区、荔湖新城片区三大新兴产城领悟片区。
展开舆图,以黄埔、增城为主体的东部中央已成为广州家当集聚地之一。在黄埔,这里覆盖了该区家当功能最集中、最强大的区域,为加快实现东部中央发展能级跃升,黄埔区将紧扣“制造业当家”,聚焦“万亿制造”操持,积极谋划两区家当联动集群发展,携手增城区打造环珠江口100公里“黄金内湾”湾顶家当高地。紧邻的增城,首个落地广州的“晶圆级前辈封装”项目正在方案扩产;广州首条全柔AMOLED模组生产线正全力爬产;拥有20条智能产线的数字化智能工厂正在推进中……“芯、显、车”等计策性新兴家当正在东部中央发达发展。
中新知识城。图/广州日报新花城 杨耀烨
广州开拓区、黄埔区正全面提升“三城一岛”联动能级,聚焦核心要素培植广州东部中央,全力创建大湾区新发展格局计策支点先行区:向东,黄埔区与增城区联手打造广州东部中央;向南,协同构建广州活力创新轴;向西,承接母城高端资源要素;向北,推动知识城周边五镇联动发展……一系列宏伟蓝图正在落地。
交通的便捷加速了资源的搜集与流动。在增城,40分钟交通圈内坐拥广州、深圳两大空港和黄埔、新沙两大海港资源,1小时可达粤港澳大湾区紧张城市,四通八达交通网打造大湾区“1小时交通圈”。
新塘站。图/广州日报新花城 高鹤涛 通讯员 增宣
广州东部公铁联运枢纽项目把“东部枢纽”的通达上风,转化为“东部中央”的集聚上风。在广州东部公铁联运枢纽,一辆辆来自四面八方的卡车汇聚于此,为即将动身的中欧班列忙着卸货。据统计,在过去的一年里,广州东部公铁联运枢纽(增城西站)开行国际班列409列,发运量占全市39%、全省32%。初步形成“交通+物流+家当”运产贸一体化发展格局。
在货运站不远处,一个个家当项目正在风起云涌培植中。据中新镇经济办主任董莉先容,目前公铁联运片区共引进项目13个,个中中新镇12个,交投集团1个。总用地面积约9654亩,总投资约660亿元,估量年产值约837亿元,年税收约38.4亿元。目前已动工项目7个,已摘牌操持动工项目3个。增城味谷项目估量今年5月动工培植;广弘冷链基地项目正在初步方案设计;昌运项目正在进行地皮平整。
黄埔科学城。图/广州日报新花城 杨耀烨
天下级的创新资源汇聚,投资热土活力迸发。黄埔正加速壮大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低空经济等计策性新兴家当集群,加强氢能与储能、人工智能、大模型等“新赛道”家当的前端布局。2024年,黄埔区将努力推动知识城上升为中新政府间互助项目,推动科学城深入创建“中小企业能办大事”创新示范区、海丝城构建广州国际交往中央主要承载地、生物岛加快打造生物医药科技创新策源地和家当发展核心高地。广州开拓区西区这片9.6平方公里的地皮上,累计吸引了浩瀚天下500强企业落户。
以珠江-东江沿线为承载空间,大力发展以前辈制造业、计策性新兴家当为代表的高端家当集群,加快重大项目、重大平台布局落地,加快传统家当腾笼换鸟。加强广州科学城、东部中央核心区与中新知识城家当创新联动。东部中央将逐渐发展为开放高效绿色的门户之城、挺发迹当脊梁的创智之城、青春活力共享的山水之城。
数读南沙
◆《南沙条例》正式履行,三大先行启动区培植全面提速,港澳企业投资总额超千亿美元,15%企业所得税优惠等重大政策减免税额超8.5亿元。
◆南沙港区集装箱吞吐量增长5.4%、南沙汽车进出口额增长3.9倍、南沙跨境电商进出口值全国第一,外贸进出口规模全市第一,南沙综保区获评全省唯一A类保税区,广期所交易额超6万亿元。
◆去年新增140项自贸区制度创新成果(累计997项),累计在国家和省、市复制推广45项、130项、236项,打造了环球溯源中央、商事登记确认制等一批创始性改革品牌。
数读黄埔
◆建强用好“2+3+N”计策科创平台集群,推动科技与家当深度领悟,落地成果转化项目50个,造就独角兽企业5家以上,高新技能企业总数打破3000家。
◆深入推进招商筹建“123”行动,每个重点家当引进10个以上建链强链项目,整年实现400个项目签约落户、180个项目开工筹建、120个项目竣工投试产。
数读增城
◆2023年整年增城地区生产总值为1452.46亿元,同比增长8.5%,增速居全市第二。
◆截至2023年底,广州东部公铁联运枢纽(增城西站)累计组织开行国际班列761列,合计标箱72128个,出口货值26.72亿美元。运行线路全覆盖中欧、中亚、中老、中越四大主线6条去程线路,7条回程线路,通达12国23城。
委员建言:
对广州未来发展前景充满信心
今年是《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方案纲要》发布五周年,全国政协委员、广州市工商联副主席、喷鼻香江集团董事长翟美卿是大湾区发展的见证者,也是参与者。“《方案纲要》发布以来,我深感粤港澳大湾区各方面的发展都取得长足进步,作为大湾区的核心引擎之一,广州在高质量发展方面发挥领头羊和火车头浸染。”翟美卿感想熏染特殊深的是,在最近几年的发展当中,全体大湾区城市群在“硬”和“软”两方面都在加速推进。“一小时生活圈”的打造,大大方便了大湾区地区职员流动和生产要素的流动。港澳与内地多方面机制对接、规则衔接,各种标准的互通互认也取得了巨大进展。
翟美卿说,作为履职多年的“老委员”,最有造诣感的是经由翔实调查、科学剖析、提出可行性建议后,得到国家有关部门的认同和采纳,帮助推动经济社会发展。“2020年,我提交提案建议南沙向深圳前海、珠海横琴看齐,争取鼓励类企业实行15%税率企业所得税。这份提案的建议,在2022年国务院印发的《南沙方案》中得到表示,助力推动了广州南沙的发展。”
“喷鼻香江集团多年来深耕大湾区,对大湾区、对广州未来的发展前景充满信心。”翟美卿说。(文/广州日报新花城:廖靖文)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耿旭静、何瑞琪、夏强(除署名外)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吴子良 苏俊杰 高鹤涛 杨耀烨(除署名外)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李慧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