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南明区将深入履行“强省会”行动,落实“四主四市”事情思路,聚焦“五高”发展目标,以生态立区、工业强区计策为引领,带动全域事情再上新台阶,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奋力谱写新时期“强省会”南明当代化培植新篇章。
游客在甲秀楼景区参不雅观游览。
厚植高质量发展的家当根基
家当是经济之本、发展之基。南明区将锚定新型都邑工业发展目标,紧扣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哀求,推动当代化家当体系培植实现新打破。
工业经济向“高”而攀。聚焦“一主一特”,持续拓宽家当链条、延展家当幅度、形成家当集群,全力以赴做大做强、做精做优新型都邑工业,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280亿元以上。重点做强主特家当链群,“一主一特”两大家当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超过52%;做优工业园区集聚,新开工培植标准厂房20万平方米,标准厂房利用率达80%以上,招商引资工业到位资金47亿元以上;做好工业企业造就,力争新增开工工业项目10个以上、建成工业项目10个以上、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7户以上。
数算发展向“新”而行。紧盯“数据”核心生产要素和“算力”核心生产力,造就新质生产力,构筑发展竞争新上风。重点抓算力打破,算力运用规模力争达到5亿元,招引落地行业大模型演习企业2家以上;抓运用赋能,聚焦城市聪慧化改造、村落庄数字化培植、旅游场景化创新、政务便捷化做事等领域,落地一批新业态、新模式,新增一批数字化、家当化运用处景;抓家当聚拢,力争软服家当规模打破50亿元,大数据与实体经济领悟发展水平指数达到63.5。
科技创新向“强”而立。以科技创新引领当代化家当体系培植,加快创建国家创新型中央城区,着力打造“面向未来、省市领先”的创新策源地。重点培植创新平台,力争省级、市级企业技能中央增加不少于2家、达到18家以上;强化创新机制,力争创新型中小企业新增6家以上,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新增1家以上;营造创新生态,力争规上工业企业中有研发活动的企业占比提高5个百分点,技能条约成交额与地区生产总值之比3%以上。
做事配套向“产”而聚。以做事新型都邑工业高质量发展为导向,推动生产性做事业向专业化和代价链高端延伸。重点做实当代金融,大力推进银行、保险、融资租赁、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数字金融创新发展,建好用好家当勾引投资基金;做强当代物流,推进二戈寨新型物流家当集聚区培植,推动根本性物流做事向高附加值做事升级,A级物流企业达20家以上;做大总部楼宇,有序推进存量楼宇安全化、信息化、数字化改造,鼓励新建房地产项目提高商业楼宇占比,统筹谋划总部楼宇前置招商、业态布局。
市民游客在青云商场休闲消费。
拓展高质量发展的城市功能
公民城市公民建,公民城市为公民。南明区将全面践行公民城市理念,以城市更新推进功能更新,全力提升城市承载力、辐射力、引领力,为引进更多高端人才、高端家当打牢载体根本。
以人为核心推进城市培植。保障住有所居,力争完成保障性租赁住房培植1845套,完成剩余2689户“保交楼”交付,确保交付安置房1405套、14.1万平方米;推进住有宜居,踏实推进8个城中村落项目7700户改造工程,9971套老旧小区和城市更新改造,28条背街小巷改造,加快推进花果园Q区及周边城市排水防涝综合管理工程、56个城市内涝点管理,完成地下管网培植改造30公里;知足住有优居,勾引鼓励房开企业开拓“第四代”住宅和康养、避暑地产,推动铁建城、华润九悦等项目发展提质,推进雨高桥、贵棉等项目4.0生态类住宅培植,知足群浩瀚样化的住房需求。
以文化引领提升城市内涵。深挖城市文脉体系,传承阳明文化、民族文化、赤色文化、历史文化等文化精髓,厘清文化和城市的关系,找准串联城市更新的文化主线;厚植城市文化秘闻,树立文化培植与城市发展有机领悟的理念,做到用城市承载文化,用文化赋能城市,在历史街区培植中精准融入文化元素;推进文化街区培植,环绕“一河一道两片”城市文脉体系,持续推进“贵阳市甲秀楼历史文化街区”培植,着力打造5A级城市景区,完成2.8公里城垣文化步道方案培植,启动履行贯城河900米、刘统之祠堂、青云路周边街区等一批特色街区打造。
以绣花功夫抓好城市管理。加快推进数治南明,建好用好区城市运行管理中央,打通花果园综合管理系统、人口数据系统、市场主体数据系统基座壁垒;大力开展交通治堵,打通断头路2条;踏实开展垃圾分类,持续纵深推进“五个环节”,实现群众知晓率100%、参与率90%以上,建成生活垃圾网络房不低于230个;持续推进文明城市培植,积极探索城市环卫、市政、绿化、老旧小区物业管理一体化“城市大管家”管理系统编制改革,深入履行“强基、整脏、治乱、改差”四大行动,全面提升城市管理质效。
以优质做事汇聚人口人才。深化引、育、用、留“四大工程”,深入开展“筑人才·强省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行动,加大优质做事供给,吸引各种人才落户南明区创业就业,新增人口2万人,新增人才1.25万人、新增省外高校毕业生就业4000人。
擦亮高质量发展的生态底色
绿水青山便是金山银山,改进生态环境便是发展生产力。南明区将武断不移履行生态立区计策,深入推进“六个生态”培植,大力推进俏丽南明培植。
狠抓铁腕治污。牢牢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踏实推进“一城一战一整改”,确保环境空气质量优秀天数比率保持在98.9%以上,地表水水质达标率100%,重点培植用地安全利用率100%,一样平常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不低于70%,危险废物处置率达到100%,持续抓好第二轮中心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和2023年省级生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事情,保持生态环境质量持续稳定向好,奋力在生态文明培植上出新绩。
促进低碳转型。发展绿色生产,促进工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升级,南明智能智造家当园力争报告国家级、省级绿色园区,创建“无废工厂”2户以上;促进绿色消费,积极推动绿色阛阓创建,聚焦绿色食品、绿色智能家电、新能源汽车等绿色产品,打造绿色循环经济业态;倡导绿色生活,大力支持新能源、新材料等绿色环保家当,系统谋划智能充电根本举动步伐做事体系培植,助力打造“电动贵州”“电动贵阳”,大力倡导绿色出行、节水节能,深入推进“光盘行动”、垃圾分类;弘扬绿色文明,紧密结合天下环境日、全国生态日等主题,深入开展好“绿色文明”系列实践活动,推动创建更多绿色机关、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绿色家庭。
促进生态幽美。守好“一条河”,突出抓好南明河流域水环境管理,一体推进贯城河复涌揭盖工程、滨河步道培植,串联沿线区域性景不雅观轴线,建成连接山水界面的绿色纽带;建好“一个湖”,协同推进阿哈湖“生态眼”培植,积极约请国际海内有名团队充分研究论证,高出发点方案、高规格设计,多角度塑造和推介展示阿哈湖形象;护好“一片林”,牢牢依托二环林带,活化利用云关山森林公园生态功能和社会功能,做好南岳山、云关山、环城林带森林资源保护。
托起高质量发展的民生幸福
匆匆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南明区将统筹抓好各项社会奇迹,踏实办好重点民生实事,着力保障和改进民生,做强城市综合做事功能。
提升群众就业水平。持续完善零工市场、人力资源家当园等载体培植,打造“人社+村落居、社区”做事品牌,推动就业做事向社区、园区、商区延伸,积极帮助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人工等重点群体就业,确保城镇新增就业3.78万人,城镇常住居和颜悦色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6%旁边。
提升教诲文化水平。深入履行教诲“强学校、强西席、强教研、强学生”四强行动,新建、改扩建学校9所,新增优质学位4800个,补充体例西席不少于200人,用好南明教诲研究院平台载体,加强与北京、上海等教诲发达地区教研机构互换互动,推动南明教诲科研水平提升。
提升全民康健水平。全面整合国家区域医疗中央、省市10余家三级医疗机构资源,保持三级医院紧密协同,实现康健做事窗口前移;深化推动疾控体系改革,争创国家级慢病示范区,推动广东省中医院贵州医院二期、区医院改扩建项目培植取得本色性进展,区妇幼保健院争创二甲;持续深化“一中央四平台”培植,推动药浴、药膳等产品研发和家当化生产,大力发展“中医药+”家当集群,建强中医药百口当链;强化区级公立医院人才军队梯队培植,打造5个重点专科。
提升老幼做事水平。大力推进社区嵌入式养老、托育做事举动步伐培植,完成2个养老项目培植,培植区级托育综合做事中央,推进托育机构规范化发展,提升群众知晓率和认可度,持续扩大医育覆盖面,将南明区打造为全省公益普惠性养老托育奇迹区域示范。
提升低弱保障水平。推动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有效衔接;加强对边缘易致贫户、突发严重困难户、低收入困难户等群体的动态监测,及时采纳方法干预化解致贫风险;稳步提高一二级重度残疾人、三级精神和智力残疾人照顾护士补贴标准和低保标准、特困职员养活标准;下大力气帮助流浪职员回归正常生活;加强对鳏寡孤独、留守老人、困难职工等分外群体的关心关爱;完善医疗保障体系培植,加快“三医联动”协同改革,深化医药做事,推进“互联网+”医保,筑牢困难群众生命康健防线。
冉婷林/文 通讯员 赵松/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