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现有化工企业超过1000家,化工园区达50余个。在宜昌、荆州、荆门、恩施区域,仅磷化工家当集群规模就超过3000亿元,被纳入湖北省重点发展型家当集群,也是全国主要的磷化工生产基地。
然而,磷石膏的综合利用和无害化处置又是一道天下难题。
宜昌市科技局党组布告、局长危爱民先容,2021年,为推动科技强省培植,我省组建了9家湖北实验室,位于宜昌的三峡实验室是个中之一。它的义务,是通过自主创新,寻求一条办理磷石膏综合利用的科技路径,打破微电子关键化学品和新能源关键材料的技能瓶颈,开拓磷系阻燃剂等磷基高端化学品等等。
去年12月21日,由兴发集团牵头,联合中科院过程所、武汉工程大学、三峡大学等11家单位,三峡实验室正式揭牌,创新出征。它也将成为宜昌培植区域科技创新中央的硬核牵引。
三峡实验室电子化学品产品在芯片制造中的运用。
19位院士专家坐镇领衔
在湖北三峡实验室研发中央的一楼墙壁上,镌刻着这样几行能干的大字:“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科技是降服困难的有力武器。”
这个出身刚刚半年的前沿实验室,目前已汇聚了42个化工领域省部级以上科研平台,个中14个为国家级平台。实验室聘请了11位行业专家担当实验室的首席科学家,并组建了由张锁江院士任组长的19位专家学术委员会。
湖北三峡实验室主任池汝安先容,实验室紧张聚焦六大研究方向,摆在首位的便是磷石膏综合利用,这也是当前磷化工家当最急迫的难题。研发职员将在磷石膏源头减量、过程净化、综合利用、资源循环利用及无害化处置等重大关键技能研究上,展开科技攻关,助力磷化工家当实现可持续发展。
其次是微电子关键化学品,将开展超高纯湿电子化学品、电子特气等微电子关键化学品攻关,助力湖北培植海内一流的湿电子化学品生产基地。
三是磷基高端化学品。三峡实验室正在开展黑磷、磷系阻燃剂等高端磷基化学品关键技能研发及家当化,以支撑宜昌打造天下风雅磷化中央。
四是硅系根本化学品。实验室将投入硅系产品的功能化和风雅化关键技能研究,助力兴发集团建成海内最大的百万吨级硅基新材料生产基地。
五是新能源关键材料。科研职员已动手开展磷酸铁锂等新能源材料制备新工艺研发,壮大湖北新能源材料家当。
六是化工高效装备与智能掌握。实验室将开展化工高效装备与智能掌握关键技能研究,推动当代化工家当安全与高质量发展。
宜昌市科技局干系卖力人表示,三峡实验室实施独立奇迹法人,企业化管理,市场化运行。目前已制订《湖北三峡实验室三年行动操持(2022-2024年)》,对实验室未来3年研发职员数量、开展研发项目情形、申请高代价发明专利、行业和企业标准体例、转让技能成果、做事化工家当新增产值等方面,均制订了细化目标。
宜昌市夷陵区宜美特科技公司当代化的无尘车间内,工人正在加工生产激光全息包装材料。(刘曙松 摄)
科技创新引领家当发展
湖北三峡实验室在物理空间上,依托兴发集团的新材料家当园研发大楼而建。
兴发集团是全国最大的风雅磷化工企业,先后创造了6项环球第一,连续7年入围中国企业500强,2021年总资产达485亿元,员工超过1.3万人。
兴发集团党委副布告、总经理袁兵先容,化工是宜昌的支柱家当,在很长一段韶光里,我们真个都是化工碗、吃的是化工饭。但是未来的化工要干什么、怎么干,是我们必须深层思考的问题,它必须是绿色的、位于家当链和代价链高真个、可持续的。
“三峡实验室的一个主要课题便是研发超高纯湿电子化学品,包括电子级磷酸、电子级硫酸、电子级氢氟酸等。它们紧张是在大规模集成电路、薄膜液晶显示器、半导体等微电子工业中,用于芯片制造的洗濯和蚀刻。”他说,在一个指甲盖大小的芯片上,含有数亿个电子元件,芯片制造有数百道工序,须要重复进行光刻、显影、蚀刻、薄膜等工艺。每一道工序结束后,在进行下一道工序之前,都会用到大量的湿电子化学品。在过去,像超高纯电子级磷酸、电子级蚀刻液等关键材料,险些完备依赖入口。
为了攀向电子级化学品家当链的最高端,兴发从追跑到与日韩巨子并跑,已经奋斗了10余年。2019年,兴发集团与武汉工程大学、中科院过程所联合报告的《芯片用超高纯电子级磷酸及高选择性蚀刻液生产关键技能》项目,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这项成果后来在兴发集团实现了家当转化,让磷酸纯度从“6个9”提升到“9个9”。目前,兴发集团电子磷酸产品年产能已达3万吨。“我们终于能够生产出媲美国外的超高纯度电子磷酸试剂。”
依托三峡实验室,兴发回投入了前沿新材料黑磷的研发。这个昂贵的玄色晶体,代价超过黄金。袁兵说,兴发是一家风雅磷化工企业,许多前沿创新技能都是环绕磷展开的。“一小瓶黑磷晶体,代价就超过40万元。过去我们的产品按吨卖,不久的将来将会按克卖。”
未来,黑磷有望替代硅等传统材料,成为新一代半导体工业的核心材料,用于制造晶体管和各种光电器件。
宜昌湖北奥马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无尘生产车间内,技能职员正在调试5G通讯用高频高速电子基材生产设备。(刘曙松 摄)
区域科技创新中央崛起
打造宜昌区域科技创新中央,是湖北从科技大省迈向科技强省、形玉成域创新体系的主要一环。
宜昌市科技局干系卖力人先容,目前,“宜荆科创走廊”“环三峡大学科创生态圈”“科教城”等方案已体例完成,谋划项目100余个,总投资达283亿元。
来自宜昌市科技局的数据显示,今年1至4月,该市履行科技创新重点项目360个,总投资286.52亿元,个中研发类重点项目221个。同时,谋划科技重大根本举动步伐项目28个,总投资额达566亿元。
这些科技创新重点项目和重大科技根本举动步伐,像一颗颗创新的火种,等待星火燎原。
宜昌的创新发展速率,从几个关键数据中可见一斑:
2021年,宜昌报告高新技能企业397家,通过382家,报告通过率达96.2%,位居全省第一。个中净增217家,同比增长82.4%,全市高企总数达到857家。
高新技能企业是指以高新技能为根本,从事干系产品研究、开拓、生产和技能做事的企业。这类企业拥有的关键技能开拓难度较大,一旦开拓成功,将具有高于一样平常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这块国家付与的“金字招牌”,让高新技能企业成为衡量各地创新的硬实力。
与此对应的,是宜昌去年实现高新技能家当增加值874.1亿元,同比增长32.7%,占GDP比重达17.4%,同比上升了1.5个百分点。
湖北三峡实验室展厅。
这一年,宜昌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达到 111.68亿元,占GDP比重提高到2.62%,规模在全省同类市州中位列第一,领先上风不断扩大。
这表明,过去一年在阔步转型中,经济总量迈上5000亿元台阶的宜昌,除了经济的含金量和含绿量外,折射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含“新”量,也在大幅提升。
截至2021年底,宜昌共建有市级以上各种科技研发平台670家,仅次于武汉。全市规上工业企业研发平台覆盖率达到44.03%,位居全省第一,重点家当链龙头企业已实现研发平台全覆盖。
2022年一季度,宜昌高企报告意向企业同比增长14.3%。初步统计,今年宜昌全市研发投入将再创新高,69家发卖过10亿元的企业,研发用度预算达到71.14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的3.1%。研发投入强度最大的,紧张为生物医药、绿色化工等家当链龙头企业。
2021年,宜昌位居国家创新型城市第45位、全国城市创新百强城市第55位,科技创新综合考评连续4年位居全省精良等次第一。
湖北日报客户端,关注湖北及天下大事,不仅为用户推送威信的政策解读、新鲜的热点资讯、实用的便民信息,还推出了掌上读报、报料、学习、在线互动等系列特色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