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东西不须要你刻意去记,自会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2024年6月24日,在生态环境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应急指挥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李天威在回答南方周末提问时表示。

李天威指的是环保投诉热线“12369”。
自2001年开通以来,它见证了我国生态环境改进的过程。
近日,多个省市发布公告称,“12369”热线将正式停用,未来“12369”热线将归并入“12345政务做事便民热线”。

随着时期变革,微信、网络正替代电话,成为生态环境信访投诉举报的主要渠道。
李天威称,2023年微信、网络的举报案件已达到25万件,2024年上半年案件数量同比上升8%。

累计登记受理投诉举报670余万件

李天威先容,据不完备统计,“12369”热线开通以来,累计登记受理投诉举报670余万件,推动办理了一大批群众身边的环境污染问题,例如餐饮油烟、恶臭异味、噪声等;督办预警三千多件群众反响强烈、久拖未定的集中重复举报案件,及时化解了一批社会环境风险隐患。

12369热线将停用环保问题投诉换渠道了

在高考、中考、全国“两会”、主要节假日、重大赛事期间,“12369”热线对举报件盯办、快办,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
例如,在“12369”热线仍在运行的地区,2024年高考期间,共接到176件影响高考的紧急举报,特殊是噪声、恶臭问题,生态环境部实时督办,属地生态环境部门第一韶光赶赴现场,妥善办理问题。

“12369”热线积累的数据还是环境违法问题的“金矿”。
李天威称,“12369”为中心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司法监管专项行动、大气监督帮扶等重点事情,累计供应了55万多条精准问题线索,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供应了有力保障。

“虽然‘12369’已经成为历史,但是集众人之智,成众人之事的传承仍在延续。
”李天威表示,目前全国生态环境信访投诉举报平台,成为群众和生态环境部门沟通的新的“连心桥”。

比起传统的电话举报,微信、网络举报更便捷、精准、高效。
李天威先容,群众可以随时随地举报,不用受信函邮寄、事情韶光的限定,举报人可以将定位、照片、问题线索直接上传到平台,信息更详细。
举报平台全国通用,对举报投诉的受理“一网登记、一网转办、一网处理、一网回答”,提高了交办和办结的效率。

3/4以上突发环境事宜涉及水污染

处置突发环境事宜是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应急指挥领导小组的紧张职责之一。

李天威表示,近年来,我国突发环境事宜从数量来看总体呈低落趋势。
自2013年以来,全国突发环境事宜数量由每年700余起低落到每年300起旁边,最近两三年在每年200起旁边,个中重大事宜每年两起旁边,较大事宜每年十起旁边。

虽然总体数量低落,但突发环境事宜多发频发的高风险态势还没有根本改变。
所有的省份都发生过突发环境事宜,个中中东部地区突发环境事宜的数量相对较多,由于这些地区化工企业的家当布局较为集中。

突发环境事宜时空分布不愿定性非常强,诱因繁芜。
生产安全和交通运输事件是突发环境事宜紧张的诱因,化工企业泄露、失火爆炸、尾矿库泄露、危险化学品运输事件等次生突发环境事宜的比例占80%以上。
违法排污等占比不到10%。
自然磨难、历史遗留问题等等也能造成次生突发环境事宜。

景象变革的影响不容忽略。
近年来,极度景象的影响越来越明显,且常日跟其他成分耦合叠加,给突发环境事宜的应对、戒备带来了极大寻衅。
例如2021年,我国多地涌现高温、干旱和暴雨的极度景象,在甘陕川诱发了多起重金属污染事宜,在郑州诱发了多起突发环境事宜,如电池自燃、电解铝厂爆炸、垃圾填埋场渗滤液泄露等等。

在污染类型方面,3/4以上的突发环境事宜涉及水污染。
流域突发水污染事宜每每污染范围广,扩展速率快,污染物一旦进入河道,常常面临阵势险要、水文条件繁芜这些成分的影响,处置起来非常困难,而且随意马虎影响沿线水源地水质,环境和社会影响较大。
还有约一半的突发环境事宜涉及大气污染。
部分环境事宜造成了水、大气、土壤多介质的污染。

污染物种类繁芜多样,既包括重金属、苯系物、石油类等较为常见的物质,近年来也涌现了像二氯甲烷等一些新污染物,以及甲苯二异氰酸酯等非常少见的化学品,应急监测和处置都面临新的磨练。

突发环境事宜多发频发的高风险态势与我国国情有关。
李天威表示,我国度当构造侧重、能源构造偏煤、危化品交通运输构造不足合理等,这些问题短期内难以改变。
全国有7000多座尾矿库,油气管道总里程超过了16.5万公里,每天通过道路运输的危险物品近300万吨,全国现有化学物质4.5万余种,每年还要新增上千种,这些化学物质在生产加工、利用消费、废弃处置等各个环节,全流程都有可能进入环境。
这些构造性、布局性的风险长期存在,并处于高位运行,对环境安全造成巨大的压力。

李天威打比方,应对突发环境事宜就像足球比赛中守门员把守球门。
为守好生态安全的底线和生命线,生态环境部门强化隐患排查,尽可能将风险肃清在抽芽状态;强化环境应急准备,实践证明重点河流环境应急“一河一策一图”方案行之有效,正在推进化工园区“一园一策一图”环境应急准备方法;强化折衷联动,与水利部门、应急管理部门加强协作合营,建立信息通报、任务共享、会商预警等一系列事情机制。

南方周末 林方舟

责编 汪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