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品先容说,2023年,枣庄市生态环境局聚焦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统筹处理好生态环境保护、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民生的关系,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各项事情取得丰硕成果。连续两年得到省污染防治攻坚战考察“精良”等次、全国生态环境司法大练兵表现突出集体;俏丽枣庄培植取得新打破,薛城区获评国家级生态文明培植示范区。
紧张环境指标持续改进。全市PM2.5均匀浓度连续三年优于省下达年度目标10%以上,环境空气质量优秀率64.1%,较2022年省内排名进步3个位次。SO2、NO2、CO等指标浓度保持在国家二级标准,PM2.5、PM10、SO2变革幅度分别列全省第4、第3、第2位。全市7个国控断面全部达到Ⅲ类及以上标准,水体优秀比例连续三年达到100%。
做事高质量发展精准高效。创新构建“无事不扰、无据不查、轻微不罚,重办恶意违法,送法律、送政策”的“三不一严两送”监管做事模式,178家符合条件的企业纳入正面清单,完善利用非现场司法,实现监管无感知。优化环境行政惩罚事情程序,增加免罚减罚事变36条、免罚轻微违法行为企业45家(次)。持续开展“优化做事、包镇联企”做事活动,对1700余家(次)企业组织“环境体检”帮扶。2023年共审批项目环评327个,全市462个省市区级重点项目环评办结率达到100%,117个2024年省重大项目和高质量发展项目环评目前已办结81%,让项目赢在“起跑线”。积极争取中心、省级环保专项资金4.35亿元,支持全市76个重点治污项目培植。
环境管理水平显著提升。探索排污权利用和交易,枣庄市被列入全省排污权有偿利用和交易试点,拓宽新建项目排放指标来源,为项目落地供应环境要素保障。强化创新引领,积极争取试点示范,鲁南高科技化工园区入选国家第二批清洁生产审核创新试点;山亭区被列入全省2023年生态保护红线生态环境监督试点地区;台儿庄建成、试运行全省首个政府主导的碳资产管理平台。坚持数据赋能,推进监管创新,打造“一中央、一平台、N运用”的聪慧环保平台,滕州市聪慧环保平台入选全国“2022聪慧环保十佳创新案例”。加强司法规范化和监测能力培植,市区两级配置司法、监测仪器设备225台套,改造标准化司法场所、实验室3100多平方,全市6个县级环境监测机构在全省率先全部取得CMA资质。
环境安全得到有力保障。出台《枣庄市“无废城市”培植履行方案》,研究制订“无废学校”等7个“无废细胞”评价指标,完成40项“无废细胞”创建事情,以点带面推动“无废城市”培植。开展全市环境安全隐患专项排查整治、核与辐射安全隐患排查、危险废物起底式拉网式排查整治专项行动,累计排查整改问题640个(条),全市2000余家企奇迹单位完成突发环境事宜应急预案备案,风险应急应对能力明显提升。建立健全风险源、风险物质和应急物资“三张”清单,将577个地块纳入全国污染地块土壤环境管理系统,更新发布58家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名录,完成109个地块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报告评审,重点培植用地安全利用率达到100%。
2024年,枣庄市生态环境局将深入落实市委、市政府“重点项目落地见效年”事情支配,持续聚焦“1246”发展思路,着力推进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为“强工兴产、转型突围”贡献更多环保力量。
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履行挥发性有机物(VOCs)管理,分区分类摸清全市涉排放企业底数,出台VOCs综合整治提升方案,对低效的末端管理举动步伐进行淘汰、升级。开展夏季督导帮扶不低于50家,持续减少污染排放。开展流域横向生态补偿机制创新,将流域横向生态补偿向镇街、重点企业延伸,履行精准补偿。完成现有11处城市饮用水源保护区划分方案调度,新增岩马水库饮用水水源划定保护区,并经省政府批准履行。全市9个国、省控河流断面优秀水体比例达到100%。保障培植用地土壤环境质量安全,确保重点培植用地安全利用率达到100%。
全面推进俏丽枣庄培植。统筹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根据省生态环境厅支配,启动第三轮“四减四增”三年行动,深入推进各项方法落实。推进全市30家企业清洁生产审核评估验收事情。开展挥发性有机物和颗粒物排污权交易试点,实现排污权有偿交易,探索生态产品代价实现新路径。加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做好2024年度“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成果的年度更新事情,聚焦区域性、流域性突出生态环境问题,落实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哀求。深入推进“无废城市”培植,建立健全“无废城市”培植考评机制,履行无废社区、无废机关、无废学校等“无废细胞”培植。
优化做事助力高质量发展。把加强重大项目生态环境要素保障作为助推高质量发展的主要抓手,对全市重大项目提前参与、跟进做事、全程保障。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续推进环评审批流程优化,做好为企辅导做事,进一步提高审批效能、提升审批质效。积极推进排污交易试点,有效拓展污染减排渠道,规范排污权交易市场,提高环境容量资源配置效率和污染减排绩效,推动生态环境改进,助力高质量发展。
守牢生态环境安全底线。深入贯彻总体国家安全不雅观,持续加强核与辐射、危险废物监管力度,强化突发环境事宜应急演习训练,建立完善跨省市流域突发水污染事宜联防联控机制,筑牢坚实的环境安全防线。持续推进司法规范化培植,加力提升监测监控支撑保障能力,依托环保聪慧监管平台精准管控,实现对污染成因精准剖析、污染趋势精准预测、污染问题精准管理。
枣庄市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赵忠宇,枣庄市生态环境局大气环境科科长纪伟,枣庄市生态环境局山亭分局局长王虎出席会议并回答提问。
附:问答实录
:2023年枣庄市水环境质量持续改进,7个国控断面水体优秀比例连续三年达到100%,请先容一下2023年水质保障的紧张事情,并请谈一谈2024年的思路打算。
赵忠宇:2023年,枣庄市生态环境局坚持以保障河流断面水质达标、改进水环境质量为核心,以推进重点治污项目为抓手,持续环绕“还老百姓净水绿岸,鱼翔浅底”的任务目标,科学施策,精准治污,狠抓落实,确保水环境质量持续稳定向好。
高位推进南四湖流域综合整治行动。市政府成立了南四湖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专项小组,印发履行了《枣庄市辖南四湖流域水污染综合整治三年行动方案(2021-2023年)》《枣庄市南四湖水污染综合整治事情年度操持》,履行重点工程项目110项,有力推进水环境质量持续提升。
深化流域横向生态补偿工具双向延伸。将流域横向生态补偿机制向镇街、重点企业延伸,选择部分重点镇街与区(市)政府签订生态补偿协议,对当月不能达标断面任务镇街缴纳补偿款,断面水质优于考察标准,区(市)政府进行褒奖,镇街利用生态补偿资金,对提标企业给予资金支持,已有4家企业享受到制度“红利”,共拨付资金50万元,由“要我减排”变为“我要减排”的良性循环,也为企业发展腾出了更多的“环境容量”。
积极开展冬春季水质保障事情。连续3年开展冬春季水质保障事情,印发履行方案,组织职员开展拉网式排查,形成问题清单,督匆匆问题整改落实。
全面管控排污单位。全面管控入河排污口,连续三年委托第三方对全市入河排污口开展溯源整治,完成了376个重点排污口规范化整治,对49家企业及城镇污水处理厂排污口水质定期开展监测,设立了入河排污口标志牌,安装了视频监控并联网,实时监控水质排放状况。
全面加强流域生态修复。全市已建成人工湿地水质净化工程35处,总面积约3万亩,日处理水量30万方。开展人工湿地运行状况调查,对全市已建成的人工湿地进行全面调查、评价、监测事情,逐一“把脉问诊”“对症下药”,印发《关于督匆匆加强人工湿地运维管理的关照》,督匆匆区(市)政府建立健全人工湿地长效运维机制。
2024年枣庄市生态环境局将环绕断面水质保障、重点工程培植、环境司法监管和河流生态补水等方面,精准发力、科学施策,巩固提升全市水环境质量。
切实保障国省控断面水质达标。环绕冬春季河流水质保障、汛期水污染风险排查,强化涉水企业监督检讨,开展断面司法检讨,履行河流分段定期监测,科学研判、全面查找污染防治薄弱环节,有效降落河流污染负荷。
加快推进重点工程项目培植。对照重点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方案,积极推进重点工程项目培植,履行枣庄高新区污水处理厂尾水湿地净化工程、滕州市小龙河流域(大坞段)生态修复工程、峄城区大寨河生态修复工程等10个生态修复工程,确保河流水质达标。
强化生态环境监管司法。严格实行新颁布的《南四湖水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聚焦监测、监察、司法主责,依法查处各种环境违法行为,对违法违规排污企业一律武断关停,对不能稳定达标排放企业一律停产限产,对“散乱污”企业一律清理撤消。
建立科学有效的生态补水机制。以改进水资源生态系统为目的,强化再生水循环利用,形成稳定可靠和科学有效的常态化补水机制,保障枯水期水资源有效补给,知足河道生态需求。
:在培植用地的保障上,枣庄市是如何通过深化培植用地土壤环境管理做事高质量发展的?
赵忠宇:明确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调查环境及哀求。市生态环境局与市自然资源和方案局联合下发《关于转发的关照》,明确须要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调查的4种环境,重点做好地皮性子调度为“一住两公”地块的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及评审,根据评审见地开展后续用地事情。
完善培植用地管理机制。建立部门会商和帮扶机制,落实培植用地风险管控和修复名录制度,严格培植用地准入,对未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调查的地块,不得办理征收、收回、收购及转让、改变用场等手续。实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风险评估和修复报告“全流程”监管,持续开展报告质量提升行动和市级报告抽查抽测事情,连续3年实现重点培植用地安全利用100%,做到了让老百姓“住得安心”。
提升土壤污染状况调查质量。与市自然资源和方案局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规范调查报告评审事情的关照》,明确调查关键环节哀求及各干系单位在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报告评审中应切实履行的职责,进一步提升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报告质量,推动培植用地安全利用提速增效,做事枣庄市高质量发展。
优化培植用地管理做事。主动靠前做事,提前奉告土壤污染任务人、地皮利用权人土壤环境管理哀求,勾引其适当提前开展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事情;地皮利用权人或土壤污染任务人通过山东省土壤环境管理信息做事平台,实现报告提交、评审申请、审批、查询、报备等事变的“一网通办”。
:2023年在推动空气质量改进方面,枣庄市生态环境局紧张采纳了哪些方法?聚焦持续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2024年又将有哪些举措?
纪伟:2023年,全市PM2.5均匀浓度连续三年优于省下达年度目标10%以上,环境空气质量优秀率64.1%,较2022年省内排名进步3个位次。
高位推动高点谋划。环绕空气质量持续改进,制订了全面改进行动方案、百日攻坚方案、决斗决胜攻坚方案等6套顶层方案,市领导召开10余次会议支配推动。履行大气污染跟踪研判“181事情机制”,充分利用雷达、走航等监测举动步伐,开展会商227期,发布预警预报4706条,定期组织“一区一复盘”宣贯会,及时总结履历做法,治污路线不断清晰明确。
提质增效深入管理。修订大气污染管理技能导则,细化137项详细方法。推动全市水泥熟料(粉磨站)、焦化企业完玉成流程超低排放改造。帮扶6家企业提升绩效等级水平,6家企业得到中心大气污染防治资金支持,对237家挥发性有机物企业开展体检式检讨。高规格完善重污染景象应急预案,优化1955家企业6000多个生产举动步伐重污染景象应急减排方法。
精准溯源协同联动。500人快速联动群运行顺畅,办理苗头性问题9421个。召开部门联席会议12次,成立11个市直部门牵头的督查专班,组织两轮次共计46天的部门联合驻区督导。履行国控站“一站一策”“一线作战法”等联合溯源新办法。与能源、市场、住建、公安、应急、城管等部门联合开展了扬尘污染防治、散煤管理等专项行动。
2024年枣庄市生态环境局将抓牢“减排”这一条主线,发扬“精准研判、快速联动”两个履历,奋力攻坚“三个阶段”,深入打好重污染景象肃清、臭氧污染防治、柴油货车管理三大攻坚战。
深挖减排潜力。以重污染景象重点行古迹效评级事情为抓手,统筹大气管理项目储备、大气污染防治资金报告、重污染景象应急相应、现场督导帮扶等事情,推动一批企业在污染减排和环境管理上提档升级,示范引领。
科学精准管控。坚持并完善逐日会商研判机制,紧盯污染高值剖析污染成因及走势,明确管理和攻坚重点时段、重点区域、重点污染源。开展分时精准管控,根据枣庄市整年污染物分布特色,结合重点事情任务,划分春季、夏秋季、冬季三个阶段进行攻坚。动态调度管控方案。根据不同气候条件,动态制订减排方案,做到任务清单化,清单项目化,项目任务化。
强化协同联动。深入履行快速联动机制,组建专职现场巡查组,加大现场巡查问题推动力度和数量,及时跟踪问题整改完成情形。联合住建、交通、公安、市场、城管等部门共同推动清洁取暖和改造、工地道路扬尘管理、散煤管理、餐饮油烟管理等重点事情。
:近日,枣庄市山亭区得到全省2023年度生态环境领域真抓实干成效明显督查勉励,叨教详细开展了哪些事情?
王虎:近期,省生态环境厅公示了全省2023年度生态环境领域真抓实干成效明显督查勉励名单,山亭区成功跻身全省十强,位列第4位。2023年,山亭区环境空气质量达到近10年最优水平,质量综合指数3.97,改进10.38%,改进率位于全省第3位,7个镇(街)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居于全市前10位;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合格率和地表水国、省控断面优秀水体比例达到100%,地表水环境质量综合指数位于全省第5位。
在蓝天攻坚战高下功夫。区委、区政府统筹各方力量,以改进PM2.5、PM10和O3指标为重点,协同发力、精准施策,推动环境空气质量持续改进。履行重污染企业超低排放改造5家、燃气锅炉低氮燃烧改造6家、低效VOCS管理举动步伐提升改造42家,淘汰202台10蒸吨以下燃煤小锅炉,推动砖瓦窑企业关闭重组,数量由8家压减至1家,划定高污染燃料禁烧区13.27平方公里,履行清洁取暖和改造31827户。全面落实建筑工地扬尘防治“六个百分百”方法,加强城区道路保洁,主次干道机扫率96%、洒水率100%,全区9家194辆渣土运输车全部纳入平台监管,严禁抛洒滴漏、带泥上路。全面加强城区320余家餐饮商户油烟管理,划定城区柴油货车限行区域和高排放非道路移动机械限行区12处,推广新能源非道路移动机械,注销国一级及以下的非道路移动机械100余台,完玉成区53家加油站油气回收改造。
在碧水保卫战高下功夫。牢牢环绕国、省控河流断面水质保障这个中央目标,推动全域水环境质量稳步提升。完成57个入河排污口溯源整治,实时监控9家重点企业污水达标排放情形,从严整治造孽排污行为。深入开展“山水林田大会战”,大力履行河流生态修复工程,管理河道34.73km,清淤疏通22.79km。新改建水工建筑物21处,完成城区雨污合流制管网改造22.7km,成功创建3条省级俏丽幸福示范河湖,31条市级俏丽河湖。在东西伽河、十字河中支、新薛河、城郭河等干支流方案培植人工湿地水质净化或生态修复工程8处,以小流域综合管理实现水环境持续改进。以“达到标准、节省投资、运行简便、效果稳定”为原则,全面完成272个行政村落屯子生活污水管理任务。
在生态代价转换高下功夫。深入履行两轮“四减四增”行动,成功创建国家级绿色工业园区、省级“近零碳园区”、省级数字经济园区等“金字招牌”。强化能源“双控”和煤炭消费总量掌握,万元GDP能耗低落9.7%,建玉成省首家生态交易平台——山东生态产品交易中央,完成线上交易6000单。搭建全省首家碳普惠平台,建成山东碳市场做事中央枣庄分中央,为全市44家控排企业供应全流程做事。实体化运作鲁南生态银行,存入生态资产1782宗,代价35亿元。创新“生态贷”等金融产品,已供应做事41笔,授信1.5亿元,蹚出“存入”绿水青山、“取出”金山银山的“山亭路径”,成为全市唯一的省级生态产品代价实现机制试点区,高质量发展的绿色更浓、成色更足、底色更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