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前一周预报,吊足了吃货的胃口,昨天上午,2024年杭州米其林指南榜单终于发布了。

本次上榜餐厅67家,比较去年51家增加不少。
今年的榜单上,8家米其林一星餐厅(个中2家新上榜)、21家必比登推介餐厅(个中9家新上榜)、38家米其林指南入选餐厅(个中9家新上榜)。
3项特殊奖项:米其林指南年轻厨师奖(今年新增)、侍酒师奖和做事奖。
遗憾的是今年杭州依旧没有2星餐厅。

1元1只煎饺是米其林杭州榜最低打卡门槛

当天的颁奖仪式结束后,中午就赶到了鼓楼,新上榜米其林指南入选餐厅的芳春煎饺就开在这里。

2024杭州米其林指南宣告芳春煎饺天天一万个不足卖了

“米其林”给芳春煎饺的评价是:这是本地人喜好的早餐小店,其煎饺皮薄底脆,带汤汁和鲜肉喷鼻香气,搭配喷鼻香醋和辣椒酱同吃,味道更佳。
另有供应分量十足的小馄饨,汤头里添加了葱花和紫菜,清甜适口。
如果想更加丰富,不妨加点甜度适中的豆浆。
餐厅价格实惠,故常常满座,下午一时旁边便关门,建议趁早前往。

中午 12 点半的芳春煎饺依旧排着长队,两个做煎饺的大锅,忙得停不下来。
招牌煎饺1元1只。
来店的顾客,既有子女陪同的97岁高龄奶奶,也有特意驱车从绍兴凌驾来的夫妇。
到店时,排队的顾客基本都还不知道“芳春煎饺”上了榜。

忙到差不多中午1点,今年48岁的老板泮芳春才有空跟聊上几句。

“我每天就店和家,两点一线,完备不知道上了‘米其林’,‘米其林’是什么啊?”面对采访,泮芳春一脸迷茫。
见告她,米其林是一个名誉,拿了之后客流量会大大增加。
泮芳春愉快之余又连连摇头:“现在都已经忙不过来了。
平常每天要卖8000~10000 个煎饺,周末最多要卖15000 个。
早上六点半开门,就一贯排队。
人再多要吃不消了。

芳春煎饺,最早可以追溯到“大学路煎饺”。
最初这个牌子,是家里排行第二的泮芳春夫妻创下的,饺子是按照老家仙居做煎饺的办法来做,纯肉馅,和杭州人熟习的“馅里加菜”形式不一样。
此外,泮芳春的丈夫还曾在上海学过做灌汤包,就把这个技能带入自家煎饺,做出了汤汁充足的煎饺。
没想到一推出,就深得杭州人的欢迎。
“我已经连续 8 年春节没有关店门了,有些国外回来的老客人还特意来吃我家饺子。
”泮芳春见告。

泮芳春说,鼓楼这家店已经开了快15年了,今年5月中旬操持要停业装修20天旁边,给食客供应更好的环境。
在这期间想吃他们家煎饺的吃货,可以去太平门直街和西湖文化广场附近的分店去吃。

和奎元馆同时上榜的面馆招牌是“虾爆鳝”

可能评委们以为面馆对杭州本土美食来说非常有代表性,2024 米其林杭州榜上有十家面馆。
个中有两家以虾爆鳝为特色的面馆同时上榜,一家是大名鼎鼎的百年迈店——奎元馆,另一家则是开了四十年的街头小店——阿炳爆鳝面。
这家店也恰好开在鼓楼,算上去年就上榜的小劳馄饨,鼓楼一带的“米其林浓度”相称高。

与奎元馆虾爆鳝面不同,阿炳的特色是半汤面,汤少,口味更浓郁,煮面的工艺也略繁芜,面条煮熟之后先煎成类似上海“两面黄”面的程度,然后再加入爆鳝卤汁煮制入味,这样的面条比拌川更清爽美味,又不会有过硬的口感。
阿炳爆鳝面虽然开在杭州的皇城根儿下,却不是很好找。
中午 12 点半到店里的时候,店里只有一位客人。

“你们店现在是米其林指南入选餐厅了!
”面对的道喜,老板娘王大姐也一脸喜色,这时,老板阿炳师傅从厨房里走了出来,“米其林是啥呀?”王大姐的回答很朴实:“米其林是外国的,都是上档次的店。
”王大姐说,他们两口子已经开了40年面馆了。
老伴儿73岁了还在烧面,既当老板又当厨师,只请了一个小工打打下手。
老板阿炳曾经是河坊街百年迈店状元馆的大厨。

王大姐见告,他家的店最早开在解放路和金鸡岭路口,那时候吃一碗面还要二两半粮票。
天工艺苑的员工和对面浙医二院的年夜夫长期把他家的小店当食堂,每天买卖都很火爆。
后来,夫妻两个还去上海和杭州的将军路开过店,买卖一贯都很好,几年前才搬到了现在的位置。

阿炳师傅年纪大了,店里面的品种从以前的“多而全”变成了现在的少而精,半汤的虾爆鳝面成了店里的招牌。
“半汤的虾爆鳝面现在险些已经没人做了。
”王大姐说。

阿炳店里一根黄色的天然气管道吸引了的把稳,现在很多餐厅由于消防和节省用度,已经改用电磁灶。
王大姐说:“这根管子花了7万块钱,但是天燃气烧的面便是比电磁灶烧出来的好吃。
”搬到这里时,阿炳师傅事先打听好能开通管道天燃气,才租下这里的屋子,价格贵也认了。

王大姐说,现在店的位置比较偏,停车也未便利,他们也从来不做宣扬。
但是,她以为这样挺好,阿炳师傅不会太累。
“他年纪大了,客人多了他也烧不动,我们转头客做做就够了。

2024杭州米其林指南发布往后,必定会成为杭城美食爱好者的热门话题。
关于这次的榜单,你有什么意见?欢迎登录潮新闻“吃货圈”,留言和大家分享。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