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7日一早,攀枝花市盐边县桐子林镇金河村落果农冯正云,如往常一样走进果园旁的小屋,打开聪慧云空间弥雾系统屏幕并点击按键,转眼间,他的芒果园就被一片雾气笼罩,一棵棵芒果树在山间抖擞着勃勃活气。
这是攀枝花大力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的一个缩影,在“新”力量的支持下,“攀果”正加快走向大天下。

擦亮“种子芯片”

果农开启“一键灌溉”。
受访者供图

冯正云居住的金河村落共有芒果栽种户801户,全村落芒果栽种面积约10万亩,2023年整年芒果产量2.98万吨,总产值达1.6亿元。
金河村落芒果基地是“攀果”标准化生产基地。
凯特、金煌、贵妃、椰喷鼻香、金百花、鹰嘴、台农、热农、白玉、攀育等芒果品种在基地内竞相成长。

新力量绘好丰景山间攀果走向大年夜世界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如何持续担保基地芒果的高品质,金河村落党委布告冯正伟先容说:“我们采取‘公司+科研院所+庄家’的模式,和中国热科院、四川省农科院等建立产、学、研互助关系,建成了盐边县芒果专家事情站,开展了芒果品种选育、生产技能攻关等干系事情。

“这个是锐华1号,这棵树上的是凯特芒果,这一片都是贵妃芒……”来到金河村落芒果基地时,正值基地内芒果套袋期间,果农们给一颗颗饱满的芒果都整洁划一地穿上印有“攀果”标志的“统一制服”,等待着它们成熟的时候。
“我们的芒果光洁圆润、光荣自然,含糖量在14%至23%,同一品种比海内其他产区高1至3个百分点。
”冯正伟自满地说。

推进“数农领悟”

芒果穿上印有“攀果”标志的“统一制服”。
受访者供图

攀枝花位于北纬26度的芒果黄金栽种区域,年日照数2700小时,昼夜温差大,分外的地理环境和气候特色,使这里成为我省唯一的亚热带水果生产基地。

为做强本地特色水果家当,攀枝花提出打造“攀果”品牌,随着攀枝花市首个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攀果”正式发布、“攀果”家当发展同盟成立、《2024年“攀果”品牌造就推广行动方案》印发……攀枝花水果家当进入了标准化、品牌化、市场化、数字化的高质量发展阶段。

“能被称为“攀果”的水果,不仅仅是指攀枝花的优质特色水果,更是指在严格的生产标准辅导下栽种、管理、采收、分选后形成的产品。
”攀枝花攀果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周文静见告,这些产品必须产自“攀果”标准化生产基地,并通过大数据平台记录生产质量信息,实现品质可溯源。
“我们建立了严格的品控体系,从生产源头把控品质,采取智能化分级分选线进行果品统采统收、分级分拣。
同时还配套了区块链溯源体系,确保产品的信息溯源。

进入市场的“攀果”都会有属于自己的“身份证”,扫描后产品照片、产品名称、箱盒身份证、供应商等信息一应俱全。
点开页面上的“溯源档案”,才感想熏染到了什么是真正的从田间地头到桌上盘间。
档案中,除了有基地信息、检测信息等资料,还详细记载了除草、修枝、套袋、嫁接、施肥等农事记录,果子从萌芽、着花、结果到终极成熟的照片都全程可见。

严打“假冒伪劣”

市场监管司法职员对芒果进行检讨。
受访者供图

“攀枝花芒果”是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曾得到“中国消费者最喜好的100个区域公用品牌”“四川十大美食地标”等称号。
但由于近些年一些商贩以次充好,特殊是电商平台上外地芒果伪装“攀枝花芒果”进行发卖,给“攀枝花芒果”品牌带来不良影响。

为完善“攀果”品牌培植机制,攀枝花制订出台《“攀果”品牌打造“九个一”行动方案》,成功注册“攀@果”“攀之果”等“攀果”系列牌号26个,完成“攀果”LOGO、牌号及视觉识别系统设计。

攀枝花市法院、市审查院、市农业屯子局、市市场监管局等9部门印发了《加强“攀枝花芒果”等地理标志产品法律保护的行动方案》,相继开展了“打击假冒攀枝花特色农产品专项司法行动”“春雷行动·攀枝花特色水果‘打假’司法行动”“民生领域案件查办‘铁拳’行动”等系列专项司法行动,查办假冒攀枝花特色水果案件55起,有效净化了市场环境。

同时,攀枝花市市场监管局编写了《假冒攀枝花特色水果违法行为案件查处辅导手册》,明确了调查取证的详细思路、常见办法与紧张技巧,有效办理了“打假”案件取证难、备案难、本钱大等问题。
还针对部分外地电商发布的不实信息,开展了网络市场专项整治事情。

六月的攀枝花已果味飘喷鼻香,从枇杷、石榴到芒果,再到樱桃、蓝莓等多样化的水果品种,一颗颗“攀果”,为攀枝花特色水果家当发展注入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