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尾烫干丝。
司新利 摄

再好的菜肴,吃多了也会想换换新口味。
位于市区双塘路的吾家小院饭店在传承传统淮扬菜的同时,通过领悟创新,将老菜做出新花样,烹出新滋味,吸引不少食客。
在本次由长江粮油冠名、国窖1573资助的“苏油坊杯·2024淮扬菜创新佳构发布”活动中,吾家小院报名的“扒鹅”“虎尾烫干丝”两道创新淮扬菜,单看名字就熟习又陌生,熟习的是淮扬菜的“配方”,陌生的是厨师的混搭。

扒鹅。
司新利 摄

名菜混搭 传统菜肴有了新滋味

扒鹅虎尾烫干丝老菜新做融合烹出新滋味

淮扬菜里叫“扒”的菜肴不少,“扒鸭”“扒蹄”“扒猪脸”都是大众化的经典淮扬菜肴,主材都略带一点肥,吾家小院的厨师黄德笔创造性地以鹅来做“扒”菜,不但将扬州人爱吃的鹅做出新口味,也为淮扬菜创新带来无限可能。
论食鹅文化,扬州当之无愧。
扬州大量养鹅、吃鹅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宋前。
唐代墨客姚合在《扬州春词》中描述当时的扬州是“有地惟栽竹,无家不养鹅”。
在明代,鹅肉是最为家常的一道菜,在一些条记小说中可以察见端倪。
清代,《红楼梦》中的胭脂鹅更是一道人们喜好的扬州菜。
如今,扬州人吃鹅最有名的便是盐水老鹅,也有红烧鹅。
“扒鹅”用整只老鹅焯水后油煎一下,加入高汤、调料焖煮2个多小时后收汁,出锅装盘时,配上用烧鹅汤汁浸泡入味的鲍鱼,鹅肉酥烂而不失落其形,鲍鱼则提升了“扒鹅”的口感和档次。

烫干丝和炝虎尾都是传统淮扬菜,制作大略,口味清鲜平和。
烫干丝一样平常是用传统维扬方干切细丝后开水烫熟,食用时加酱油麻油等调料;炝虎尾是取用新鲜的鳝背肉,在开水里炝熟后装盘,加调料。
当这两道名菜相遇,又是一种什么滋味?吾家小院在保留两种淮扬菜的原汁原味的根本上,将这两种淮扬菜在摆盘时奥妙领悟成一道复合菜,盘子中间是“高”耸如小山的干丝,四周围着盘成卷状的虎尾(即鳝背),点缀上青红椒粒和喷鼻香菜、蒜泥,秘制料汁淋在盘里,菜肴宛如池中仙山,颜色分明,造型都雅,更绝的是双重口味,互不渗透又相互领悟,一道菜吃出两种味道。

常做常新 大众餐饮也要立潮头

吾家小院是一个以经营大众餐饮为主的淮扬菜饭店,开业近10年,在北区拥有较好的口碑。
饭店主厨吴国永表示,吾家小院最大的特色便是“有自己的特色”,多年如一日,在做好传统淮扬菜的同时,积极吸纳不同菜系的精华,不但把淮扬菜做得出神入化,更做出新的滋味。

吴国永进入餐饮行业已有20多年,他在东北入行,在上海发展,回扬州深耕,其间和粤菜、川菜、本帮菜等海内有名菜系也有深度互助,形成了一套自己的做菜理念。
他以为一个菜系要有长久的大众情缘,就要不断带给食客新鲜的体验。
2017年,吴国永拜淮扬菜名师薛泉生为师,学到了不少传统淮扬菜的制作方法。
师傅曾谆谆告诫,创新不能忘本,要把传统淮扬菜发扬光大,以是,这几年,吴国永一贯坚持“守正创新”,既保留淮扬菜的本土本味本色,也为淮扬菜注入更多的新鲜元素。
除了考试测验“老瓶装新酒”、不同菜系混搭,他还把扬州狮子头做出山珍海厚味,让老食客念念不忘,也让新食客充满期待。

仲冬兰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缺点或者陵犯您的合法权柄,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