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树立异平台 促进成果转化

近年来,八钢公司工会始终聚焦企业经营发展目标任务,依托职工岗位创新、职工创新基地、职工创新事情室、职工创新小组“四位一体”岗位创新管理体系,全面推进职工岗位创新和代价创造,为企业的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增长科技软实力。

近四年来,八钢不断引发广大职工创新激情亲切、创新活力,职工环绕效率效益、绿色发展、聪慧制造、精益生产、做事升级等经营重点事情开展岗位创新,累计献计达到116万条,形成大家参与创新、大家创造代价、大家分享成果的“全员创新八钢模式”,并通过创新成果造就孵化,形成了16000余项精良的科技创新成果,同时逐级建立了岗位创新成果库。

与此同时,八钢公司工会积极将这些优质创新成果在各单位进行推广移植,放大共享代价,实现了创新办法从“个人”到“团队”、创新成果从“量多”到“质优”、创新代价从“独享”到“共享”的转变。

八钢公司推动立异成果跨工序跨单位跨基地移植开花

设立跨工序创新项目 推动跨工序“移植着花”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自2022年开始,八钢加大了本部科技创新成果在巴州钢铁、伊犁钢铁等基地推广移植,实现跨工序、跨单位、跨基地推广运用。
“把八钢本部成熟、精良的科技成果,以‘拿来主义'的办法,直接移植运用到我们伊犁钢铁的棒线机组上,避免了我们重复研发,从而降落了创新本钱,提高了创新效率,缩短了研发周期。
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企业快速相应市场变革,抢占发展先机。
”八钢公司总经理助理兼伊犁钢铁党委布告、实行董事张志刚说。

2023年开始,为了增强市场竞争力和市占率,快速把握市场机遇,伊犁钢铁开始从之前的只生产普通的建材向生产部分优钢产品转变。
由于没有优钢生产履历,针对市场需求的焊条钢和拉丝钢产品生产,伊犁钢铁技能职员只能摸着石头过河,产线的工艺参数调度全靠自己摸索,经由多次调试都并未达到空想效果。

2023年下半年,八钢创新事情室同盟正式成立,公司工会作为卖力创建运行管理部门,积极推进此项事情的落实落地,鼓励总部与基地、基地与基地之间开展联合创新攻关,共同办理生产中的关键技能问题。
由此,八钢本部轧钢厂与伊犁钢铁、巴州钢铁两个基地之间相互建立了创新同盟机制,开展定期互换互助,分享技能成果。

2024年,八钢轧钢厂组织专家技能团队职员,多次前往伊犁钢铁进行技能互换,签订了《棒材加热炉大修及炉压偏高改造方案》、《棒材减速机速比调度后轧制程序优化技能》、《棒材五切分工艺》等多个创新成果移植项目,并落地着花。
与此同时,在八钢轧钢厂专家和技能团队的支撑下,伊犁钢铁成功在高线产线移植了本部轧钢厂生产焊条钢和拉丝钢产品工艺方案,并对工艺参数和制度进行了固化。
目前,伊犁钢铁已形成日产1700吨品种钢产品的生产能力,为抢抓市场机遇赢得先机。

“今年6月份,我们在与伊犁钢铁的创新互换中,理解到轧钢产线有自动微张力的功能配置,但并没有投入利用,生产中还在人工手动进行微张力调节轧制,导致产品尺寸精度不足,操作职员劳动强度大、效率不高。
为此,我们本部轧钢创新同盟团队技能职员在生产现场,利用半天的韶光,将本部轧钢工序的微张力轧制工艺复制到伊钢的产线上,起到了吹糠见米的效果,当天就实现了产线的微张力轧制的自动调节,不仅产品尺寸的精度得到得到提升,备件损耗低落,而且减轻了操作职员的劳动强度,得到了伊钢职工的认可。
”八钢轧钢一级专家帅虹全说。

今年以来,通过八钢本部创新成果在伊犁钢铁的落地着花,实现了伊钢轧钢吨钢本钱降落5元旁边,整年可降本500万元,有效提升了伊钢轧钢厂的生产效率。
目前,八钢通过跨工序、跨单位、跨基地的创新成果移植,已在伊犁钢铁、巴州钢铁两基地累计推广移植近30余项成熟技能,切实办理了基地在工艺、设备、质量等方面制约生产的难点问题,不断引发出了职工岗位创新激情亲切。

打造新引擎 引发新活力

2024年,八钢公司工会结合当前生产经营形势,出台了《八钢公司班组培植管理办法》,结合本部和基地班组培植事情落地基层的实际效果,各单位相继完善了班组长研修会,积极探索班组培植新思路、新方法。
以课题任务为牵引,环绕群众性创新、安康护航行动、班组培植、精益化管理、产品质量、降本增效等主题,充分利用“线上+线下”的沟通互换办法,定期开展本部与基地的班组系列研修活动,夯实“双基”事情,“以小见大”开释团队高效潜能,让班组成为孕育创新思维的摇篮,成为精益运营效率提升的实行者,班组职工学习发展的推动者,本色提升、建功立业的践行者,进一步激活了班组创新、创效的细胞。

当前,八钢公司正在环绕岗位创新成果推广、创新事情室同盟、班组研修共建、精益化生产管理等多项事情,全力打造总部协同提升基地工序制造能力,做强创新引擎,形玉成方位、多层次、互利共赢的发展新模式,推动本部与基地实现高质量发展。

(文:阙志华 拍照:姚海山、刘翠华)